摘 要: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提高教學效率,一直都是廣大物理教師想要實現的教學目的。所以,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要把學生看成是能動的主體,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教學當中,為高效物理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效物理;生活情境;先學后教;評價體系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這是《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物理課程性質的概述。因此,在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讓學生在高效的物理課堂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創設生活情境,提高應用能力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物理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教師要將與生活有關的物理現象引入課堂,一方面可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還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升華和凝華》時,由于升華和凝華的過程不容易被觀察到,所以,在導入環節,我引導學生回想了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如:①冰凍的衣服變干;②燈絲變細;③衣柜里的衛生球變小;④北方冬天窗戶結冰花;⑤冰棒紙上白花花的“粉”,等等。這些現象都是學生熟悉的,引導學生回憶,并思考上述的幾個問題中,物態發生了什么變化,如:冰凍的衣服變干(固態水變成了氣態水)。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對上述的現象進行分類,并總結出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輕松地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學會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提高學生的物理應用能力,最終,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實施先學后教,凸顯學生主體
先學后教有助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先學后教模式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例如,在教學《歐姆定律》時,我采取的是先學后教模式。首先,我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學會使用電表,會用滑動變阻器,掌握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知道各個物理量的單位。接著,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大概20分鐘左右后,我結束了自學活動,之后,我針對學生反饋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并以實驗來輔助學生理解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定量關系,以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最后,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也為了檢測學生的自學效果,我還設計了當堂練習的環節,引導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有關試題如下:①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是4 V時導體中的電流是1 A,如果將電壓減少到2 V時導體中的電流為____。
……
這樣的設計過程,不僅為學生自主發展搭建了舞臺,而且,對高效物理課堂的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實現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逐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完善評價體系,營造和諧氛圍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在新的評價觀念指導下,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構建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教師的不斷進步。”所以,教師要重新完善評價體系,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使物理課堂達到最佳效果。
例如,給你一個大容器和足量的水、兩塊三角板、一把刻度尺、一把彈簧秤、一個金屬圓柱體、細線若干,請你說出利用上述器材測定金屬圓柱體密度的兩種不同方法。要求:寫出用什么儀器測什么物理量,并用符號表示測出的物理量,最后,寫出圓柱體密度的最后計算式。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不同的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就不相同,尋找的解決方法也就不同。所以,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局限于教參上給出的答案,也不要局限于簡單的方法,要將關注的目光放在所有學生的身上,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的肯定中找到學習物理的樂趣,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里知識水平、素質水平以及能力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丁小軍.怎樣構建優質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J].考試周刊,2010(48).
[2]袁柳,王進.淺談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科技信息,2011(16).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通安中學校)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