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周某,女,14歲。剛入初中時各科成績都不錯,在班級名列前茅,但在2012~2013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一落千丈。據老師觀察以及同學反映,周某學習不專心,上課時趁老師不注意看言情小說,寫紙條和別的男生傳來傳去。她的父母反映,周某還常帶一些男同學到家里玩,偷偷和男生電話聯系。
班主任和父母常常跟她講早戀的壞處,周某口頭答應,但過后背著父母和老師又和男生談上了“戀愛”。父母看到女兒不聽就粗暴地加以制止和嚴厲的懲罰。班主任在課堂上經常以周某的例子為反面教材警示其他同學。
周某自述:我喜歡上了我們班的一位男生,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同時也告訴了我的其他好朋友。后來,我聽說他喜歡的是別的班的女生,我便告訴他應該放棄那個女生。但他告訴我,他的心里曾經有過我。我也曾經試圖忘記他,但是沒有辦法,我無法控制我自己。我知道早戀的危害,想克制自己,但是做不到。
【案例分析】心理學研究表明,進入青春期后,青少年情竇初開,有了相互接近的需要,開始把一般的異性作為思戀對象。進入青春期的周某開始敏感地看待男女同學間的交往,出現了一系列的思想問題,最終談起了“戀愛”。
周某的父母,整天忙于生計,又沒有多少時間去關心她,也沒有多少時間顧得上與女兒交流感情,說說心里話。對周某與男生的交往采取了簡單的限制政策,甚至對剛剛產生的“早戀”現象采取了公開批評和打罵等錯誤做法。班主任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說教,在班會上大肆批評。在反抗心理的作用下,周某加大了與異性接觸的次數。
要正確處理好周某自身的早戀問題,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處理:
【輔導方法】
(一)第一階段
了解周某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使她了解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重新塑造自我形象。同時改變家長的錯誤傾向,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1.個別會談。我與周某進行輕松的談心。從關心周某的生活入手,真誠贊美她的優點和長處,我也主動談自己的經歷,以朋友的身份答應她談話內容絕對保密。這樣周某逐漸敞開心扉,主動講出自己的煩惱。我在了解她的內心世界和心理狀況后,和她一起認真分析,找出問題的根源,定出計劃,使她重新認識自己,改變自己。
2.爭取家庭積極配合。我與家長交談時,在談及周某的一些行為時,避免用“早戀”等名稱,啟發家長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以知心朋友的姿態與孩子溝通。
通過這一階段的輔導,周某可以自然地傾吐內心的煩惱,真誠地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我切磋學習中的疑難。只是還有點不自信,對其他人有一點防備心理。
(二)第二階段
社會文化生活中對性愛的描寫泛濫,促使中學生早戀意識的發展。因此,這一階段重點對她進行青春期教育,促使她認識到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通過讀書、參加有意義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進一步淡化她的相思情節。
1.對周某進行青春期教育,消除對性的神秘感,并認識早戀的危害。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戀愛觀教育,啟發引導周某正確對待自己的行為,教育她要懂得自尊、自強、自愛。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1)建議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做周某的知心朋友,和周某心貼心。(2)周某也要原諒班主任的錯誤做法,消除偏見,主動和班主任及科任教師溝通,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3.讀好書,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要求周某不看不適宜的報刊雜志、影視節目,多看一些偉人的傳記,培養自己的意志力,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
通過這一階段的輔導,周某在形成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的同時,開始以科學的、嚴肅的態度對待早戀,能夠和老師自然相處,擁有了充分的自信。
(三)第三階段
周某早戀的直接原因是社交渠道單一。這一階段我設法豐富周某的社交內容,擴大其交往的隊伍,不讓她與某一個異性伙伴獨處,這樣就可以最終完成她健全人格的塑造。
1.用愛感化。集體給周某過生日,讓周某當壽星角色,充分體會集體的愛;野外生存訓練和野炊,讓她和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人共同生存等。
2.自然交往。要求她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裝束、表情、行為舉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順暢,既不過分夸張,也不閃爍其詞,以便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
通過這一階段的輔導,周某最終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又回到了以前那個快樂、活潑、陽光、自信的女孩。
【輔導效果】
(一)輔導員評估
通過以尊重、理解、關愛、引導等方法進行輔導,以及家長和他老師的積極配合,周某的思想意識有了很大改變,認識到早戀的害處,能端正自我。
(二)學生自我評估
正確地認識了自我,了解了早戀的危害。認識了自己的發展特點,從而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消除了對異性的神秘感。通過各種活動的參加使自己擁有了充分的自信,也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
(三)其他老師的評估
周某在學習、紀律、衛生、心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擔任班干部,是老師的得力助手。
(四)家長的評估
女兒樂觀了,喜歡和我們溝通,很少有逆反心理,讓我們放心多了,而且成了我們的“開心果”。
(作者單位 甘肅省古浪縣黃羊川職業技術中學)
編輯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