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能否產生并發展音樂興趣,其主要因素是受教師的影響。如果,教師對音樂具有濃厚的興趣,并且對所從事的音樂教育事業滿腔熱情,執著追求,從而他的學生也隨之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反之,若即若離,以冷漠處之的態度來對待音樂教育,他的學生就很難對音樂產生興趣。因此,作為音樂教師不僅要認真鉆研教材,細致備課,全身心地上課,而且還必須在教學語言、方法、儀表等問題上細心處理。總之,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激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要想有利于激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教師的影響非常重要。但是,啟發、誘導同樣不可輕視,在這方面,必須注意一些問題:
1.要精心挑選音樂教材,能夠使所選中的教材符合或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這是激發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的先決條件。
2.每個學生都有適應集體活動的意愿,有參與集體活動的愿望,有優于別人的期盼,也有得到集體贊許的愿望,基于這些心理活動,很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恰當而巧妙地利用這些積極而有利的因素。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提出明確要求,引導學生努力實現所要達到的目標,并使他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體驗到創造音樂的興趣,這往往是激發、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3.既然每個學生都有得到集體贊許的愿望,那么集體表彰、鼓勵的方式,用以激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就必不可少。但是,如果采用這種方法時要因人而異,考慮不同程度的對象。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紐因說:“假如學生愿意學,就用不著使用學得好的有獎辦法。”教師應用正常的關系進行教學。教師對教學的熱情和學生對學習的渴望以及音樂本身給教師和學生帶來的巨大享受,也就是說:對那些比較熱愛音樂,對音樂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來說,共同的師生創作,帶給他們的樂趣就是最好的表揚和獎勵。
通過音樂教學,我感受到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責任的重大,在音樂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實施因材施教,使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喚醒學生的音樂意識,鼓勵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注重每個學生的發展,使每個學生的特長發揮到極致。在課堂上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使學生把享受音樂興趣作為學習的主要動力,并讓學生感到音樂活動其樂無窮。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永春實驗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