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內容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一章第二節內容《有理數與無理數》,無理數概念比較抽象,初一新生,由于年齡、知識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認識一個事物、理解一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所以學生探究的意識不強,創造力較弱,看待與分析問題不深入,知識的系統性不完善,使得學生在無理數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過程實錄】
一、創設情境
1.議一議
師:我們上了六年多的學,學過不計其數的數,概括起來我們都學過哪些數呢?
生1:在小學我們學過自然數、小數、分數。
師:我們在小學學了非負數,在初一發現數不夠用了,引入了負數,即把從小學學過的正數、零擴充了范圍,從形式上來看,我們學過的一部分數又可以分為整數和分數。我們能夠把整數寫成分數的形式嗎?如:4,-2,0。
師:0呢?
(班級鴉雀無聲)
師: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
(引出有理數的定義)
2.想一想
師:小學里我們還學過有限小數和循環小數,它們是有理數嗎?有限小數,如0.3,-3.11…能化成分數嗎?
師:它們是有理數嗎?
生(齊聲回答):它們是有理數。
師:這些是什么小數?
生(齊聲回答):循環小數。
師:反之,循環小數也能化為分數的形式,它們也是有理數!
循環小數如何化為分數可以一起學習書P17、讀一讀。
二、合作、探究、展示
有理數包括整數和分數,那么有理數范圍是否就能滿足我們實際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們就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1.試一試
有兩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設法得到一個大正方形。
師:設大正方形的邊長為a,a滿足什么條件?
生10:a是正方形的邊長,所以a肯定是正數。因為兩個小正方形面積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積,所以根據正方形面積公式可知a2=2。
師:a可能是整數嗎?
師:那a是幾點幾呢?
生12:因為2個正方形的面積分別為1,1,而面積又等于邊長的平方,所以,面積大的正方形邊長就大,因為a2大于1且小于4,所以a大致為1點幾,即可判斷出a是大于1且小于2的數。
師:a可能是分數嗎?
2.算一算
邊長a 面積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