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問題是每個國家都必須重視的,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教師在課堂上的表露不僅包括傳授的知識和語言,也包括形態、動作和表情上的情感表露,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種表露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教學的過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自我表露;興趣;教育問題
早在20世紀,就有專家提到過自我表露這一概念。自我表露就是把自己私人的信息通過表露的方式把信息傳達出去,主要傳達的是人的情感。之后有人就不斷地對自我表露這個方法進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自我表露是一種傳達真實感情的過程,同時是一種與人分享的過程,很多研究顯示,自我表露的方式確實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產生好感。現在自我表露已經成為一種教學工具被教師所利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受益匪淺。
一、教師自我表露的概念
在心理學的范疇內,表露是一種泄密的行為,是使用一定的方法來令他人了解自己的行為,這樣的過程就叫做自我表露。教師自我表露本質上就是與學生分享自己真實的經驗和想法,在教學過程中令學生對興趣發生了質的改變。
二、教師自我表露的類型
經過科學的調查研究,教師在課堂上的自我表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1.表露方式上
在表露的方式上,自我表露分為語言表露和情感表露。語言表露就是通過自己所說的話傳達給學生們需要了解的信息,一般教師都會通過談論自己的閱歷或是學識來實現這種方式;情感表露就是把自己的心情用眼神或是某種肢體語言展現出來,帶動學生把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
2.表露的語言內容上
在表露的言語內容上可以分為描述和評價兩種類型。這兩種表露的方式,主要的特點是信息具有絕對的真實性,是對自我的一種判斷,教師的表露內容通常主要以家庭、同事或者是朋友為主,描述關于他們的一些事情。評價形式就是教師對于一些學者和書籍中的一些觀點作出自己的評價,對多方面地啟發學生的認知有一定的作用。
3.表露所產生的效果
表露所產生的效果通常有兩種,分別是正面效果和負面效果。正面的效果,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負面的效果是指有些教師對這一表露的方式不會進行正確的表達,包括太過于虛偽或是浮夸,這樣會造成教學質量的降低。說明了只有適當的教學表露才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過度的表露不能夠起到碰觸人心的作用。
三、教師的自我表露對激發學生興趣的質的影響
1.對學生學習目的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成果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首先學生的智力水平是進行學習的前提;其次是學生的需求,包括興趣和信念等外在因素。根據可靠的調查和研究表明,中國的兒童智力方面并沒有明顯的差異,之所以造成學生成績的有好有壞,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度。因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作為整個課堂的靈魂人物,對調整課堂氣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的自我表露也跟所傳授的課程有關,這種表露可以說是對相關內容的一種延伸和深化。
曾經有這樣一個例子,是說一個教師在講述自己的學習經歷的時候,說自己曾經被留級過,年少的自己以為是因為長相丑陋所以才被大家排斥,這種自我調侃的方式使得學生們都忍不住地笑起來,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位可愛的老師。通過這件事學生們更喜歡這個老師,從此也對其所教的學科產生了興趣。所以說教師的自我表露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對師生關系產生的影響
現在,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育體系中一直倡導的,并且正在實行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表露自己私密的情感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可以信任的感覺。自我表露遵循著平等的原則,教師通過這種方法把自己的信息表露出去,學生也會對這一信息進行對等的回應。
3.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的影響
高效有序的教學需要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教師應設法把課堂打造成學生樂于參與的一種環境,所以教師的自我表露就做到了把課堂的環境創造一種令人感覺溫暖的環境,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中學生會減少對教師的一種戒備的心理,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本文對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中,只有教師學會了適當表露,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新穎的方法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質的改變,對教育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相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創造出更加高效和完善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馮佩佩,淺談教師的自我表露[J].成功:教育,2009(11):156-157.
[2]林立.教師課堂自我表露對學生評價的影響[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09):82-86.
[3]史清敏.教師自我表露教學效果的跨文化比較[J],2009(06):23-24.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