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歷代的語文教學工作者都十分注重“讀”的研究,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理論成果。如何將傳統讀書法應用于現在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成為各方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傳統讀書法;循序漸進;居敬持志;語文閱讀
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獲取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既是學生感知、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也是分析、判斷、推理和創作的心智活動過程。中國歷代的語文教學工作者都十分注重“讀”的研究,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理論成果。如何將傳統讀書法應用于現在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成為各方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宋代的朱熹是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按照他的觀點,中國傳統的讀書法有六大原則,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在此,僅以循序漸進和居敬持志為例,簡單分析傳統讀書法給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
循序漸進:循序漸進濫觴于孔子“欲速則不達”和孟子“盈科而后進”的閱讀思想。在朱熹看來,書本文章有著深淺難易的不同,作為閱讀者的學生有著長幼敏鈍的差異。“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所以讀書要按照書本的邏輯體系和學習者的水平有系統、有步驟地來進行。
閱讀理解的層次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心理特征的變化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中學閱讀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掌握學生的讀書進度,逐級提高。要警惕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急功冒進的現象,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匆促急迫,知識就不能融會貫通,拔苗助長勢必會事倍功半。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點一點來,不失為一種良策。循序漸進的道理不僅適用于語文閱讀,也適用于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用來對照古今的語文教學,更有批評匡正的作用。
居敬持志:專心,沉靜。朱熹認為居敬持志是讀書之本。所謂“居敬”,敬,恭敬,讀書時精神專一,注意力集中。也是要學生對經典文章及師長的敬仰持敬畏之心。“持志”則是說讀書要有堅定純潔的志向,正所謂“人之為事,必先立志以為本,志不立,則不能為得事。”所以說,讀書必須要有專靜純一的心境和堅定久遠的志向。
在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呼喚師道的恢復,對經典進行弘揚。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道出了師道的綱領。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引導他們對經典、對大師、對長輩都心存敬畏之心,尤其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精華,更加要心存敬畏之心,須知五千年來傳承的文化,是何等的寶貴。同時要告誡學生“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達到自己想要攀登的高峰。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明確讀書的目的。學生“好知、樂知”才是源源不斷的動力。
經過歲月的洗禮和錘煉,傳統讀書法充分顯示了它們的價值,值得我們探索和研究。而傳統讀書法還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學工作者對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索更是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有恒心,有耐心,就一定會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目標,夢想的實現便不再遙不可及。
(作者單位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學)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