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住房對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極為重要,但高校住房現狀卻不容樂觀,已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瓶頸。通過對高校教職工住房困境的深入分解,從老職工已購公房無法上市交易、新職工購買住房難、周轉房不能周轉等方面分析了高校住房困境。然后綜合起來種種因素,進行整體對策探析,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住房;困境;對策
在高校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住房是高校辦學極其重要的基礎和資源,對高校的發展意義重大。但高校住房現狀卻不容樂觀:受國家政策影響,高校里老職工的已購公房難以上市交易;年輕教職工未趕上實物分房,沒資格買政策性住房,又買不起商品房,就是高校周轉房也因量少周轉困難,年輕教職工也是一房難求。目前高校住房困境已直接影響到教師隊伍的穩定和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工作,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瓶頸。
現在高校亟須破解住房困境,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高校住房的現狀困境,究其根源,就是年輕教職工購房難又租不到周轉房,而老職工賣房難。根據高校住房困境特點,作者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對策研究,具體如下。
一、盤活周轉房
周轉房是緩解年輕教職工住房壓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它不僅解決了住宿問題,還為他們爭取了時間積累購房資金。因此,高校應采取措施盤活周轉房:
1.增加周轉房房源
2.增加單身公寓占周轉房的比重
3.建立完善的周轉房管理制度,實現有效的退出機制
4.與供暖費等補貼建立聯動機制
二、提高年輕教職工購房的主觀能動性
解決年輕教職工購房困難最重要的是提高其自購住房的主觀能動性。
1.從思想上
房改已過去多年,學校不可能再實物分房為教職工解決住房問題,但很多年輕教職工還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因此,高校加強宣傳教育,讓教職工轉變思想,主動出去購房。
2.從資金上
對年輕教職工在校外自購首套住房的,提供一定數額的無息貸款作為其購房首付款,在經濟上給予支持。
3.從政策上
學校制訂政策,為校外自購住房的教職工報銷供暖費和物業費,從政策上鼓勵教職工出去購買住房。
4.從技術上
學校房管部門根據自身的行業知識對教職工進行購房培訓指導,從技術層面幫助其了解和掌握購房技巧。
總而言之,學校從各方面支持和鼓勵年輕教職工,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年輕教職工主動走出校門購房。
三、拓展有效房源的渠道
對于年輕教職工來說,太貴的商品房買不起,太遠的住房無法居住,這都是無效房源。除去經濟因素外,年輕教職工購房最大的難題就是缺少有效房源。下面分別從校內外拓展渠道,尋找有效房源。
1.在校內拓展以下三條渠道
(1)利用自有土地新建住房
目前很多高校的容積率都相對較低,可以通過合理規劃校園,利用自有土地集資新建教職工住宅,切實增加房源。
(2)老舊住宅區改造
高校內的家屬區大部分都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建的磚混小高層,不僅房間設計不甚合理,而且容積率較小。可以通過住宅區改造,建造現代化的高層住宅樓。
(3)已購公房校內上市流轉
學校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建立已購公房校內上市交易制度,限定只能在校內交易流轉。既可滿足老職工賣房的意愿,還可以增加房源。
2.在校外拓展以下三條渠道
(1)與開發商合作共建商品房
學校尋找離校相對較近的待開發樓盤,選擇信譽較好的開發商與之合作。在房屋開發前期就簽訂合作協議,開發商直接使用教職工集資款進行建設,完工后直接交付教職工使用。開發商省去融資和宣傳等,降低了開發成本和風險,高校就可以獲得低價房源。
(2)爭取政府支持獲取政策性住房房源
高校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為國家和當地的發展都做出了貢獻,積極與有關政府部門協調溝通,爭取政府政策支持,獲取離學校距離適中的政策性住房房源。
(3)團購商品房
高校先行調研各個商品房樓盤的情況,與開發商洽談團購,爭取到較大的優惠,再組織學校里面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教職工購買。
四、校內房屋交流
對于校內已購公房,不僅很多教職工想交易,還有很多人想出租,但限于渠道較少,大部分人都是找中介租給了校外人員。年輕教職工為方便工作,想住校內,極力購買或尋租校內房。可見校內房屋交流需求非常旺盛和強烈,學校應該搭建校內房屋交流平臺,惠及校內教職工。具體辦法如下:
1.成立房屋交流中心
校內房屋交流開放后,工作業務量會比較大,并且房屋交流涉及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需要有完善的管理與監督機制。因此,學校非常有必要成立房屋交流中心,負責校內房屋交流的管理和監督。房屋交流中心的宗旨是為全校教職工服務,方便房屋交流,特點是服務免費。
2.建立校內已購公房上市交易制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房上市交易已成必然的趨勢,但為保護校園的完整性和教育資源,高校應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校內已購公房上市交易制度,規范管理和監督已購公房的校內上市交易流轉。制度主要包括:(1)同意已購公房可以上市交易;(2)要求已購公房只能出售給學校主管部門、學校、校內教職工;(3)與購房者簽訂具有法律效益的協議,交易的公房再次出售也必須賣給學校主管部門、學校、校內教職工。建立起校內已購公房上市交易制度,既滿足老職工公房上市的意愿,又滿足年輕教職工在校內購房的愿望,還保證校園的完整性,一舉多得。
3.搭建校內房屋交流平臺
房屋交流中心成立后,應該搭建校內房屋交流平臺,對校內房屋交流實施管理、監督和服務。
(1)大力宣傳房屋交流中心的宗旨、特點和服務內容;
(2)通過校園網和櫥窗等方式發布房屋交流供需信息,保證房屋交流信息渠道通暢;
(3)管理好房屋交流信息,避免虛假信息的產生;
(4)對房屋交流進行全過程管理和監督。
高校住房困境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破解困境也不可能一招制勝,因此需要高校針對自身的特點,建立全方位、系統化的對策進行逐步解決,先緩解最急迫的難題,再解決困難,最終全面解決,使高校住房達到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狀態,為高校的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威虎.當前我國高校住房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3(4).
[2]王景琳.高校職工住房問題及對策初探[J],北方經濟2011(8).
[3]雷永珍.高校住房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民營科技,2010(12).
(作者單位 北京林業大學基建房產處)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