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對于學生更好地展開學習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興趣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會使課堂教學有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初中語文;課堂導入;討論活動;多媒體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這些名人大家的言語都向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興趣對于學生更好地展開學習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那么,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靈活運用“興趣教學法”這一先進教育理念,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終教學目的呢?筆者現就上述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與歸納。
一、利用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教育學研究認為,好的課堂導入往往帶給學生新穎、別致的新鮮感,不但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點燃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興趣,而且還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由“要我學”調整到“我要學”的積極學習狀態。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質量通常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格外重視課堂導入的運用。例如,在學習安徒生《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我向學生講到“有一種布料不僅色彩和圖案都分外美觀,而且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這種神奇的布料嗎?”聽到我的描述,學生眼里都流露著驚奇以及探究的欲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布料都是可以直接感覺到的,這種神奇的布料真的存在嗎?”“同學們,安徒生在他的童話里就非常細致地描繪了這種奇特的布料。大家要是想一探其究竟的話,就要跟著老師一起進入安徒生的童話世界……”
二、教師設置疑問,通過討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往往對教師的課堂提問持有較強的探究興趣,作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結合所學內容向他們設置一些能揭示文章主旨的關鍵性問題,爭取在激發其思考興趣的基礎之上,著重發展他們的積極的創新性思維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如,在教學《扁鵲見蔡桓公》這篇文章之時,我將學生置放到了“蔡桓公”的困境之中,并要求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蔡桓公,名醫告訴我身體某個部位潛存著疾病,我是認真聽取他的建議積極治療?還是置之不理,認為他是在危言聳聽?”這一教學情景的設置,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討論興致,馬上就積極融入了討論的活動當中。
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具有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對于初中學生來講無疑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與誘惑力。教師必須靈活運用多媒體的這一鮮明特征,爭取通過此教輔設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劉成章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時,我就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幾段詳細描述安塞腰鼓的視頻短片。視頻將安塞腰鼓的特點以及韻律生動地展現在了學生眼前,學生在觀看時仿佛身臨其境一般,不時發出贊美的感嘆聲。如此,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對于安塞腰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以及探究欲望,另一方面更促使他們在多媒體設備的幫助下實現了對安塞腰鼓的更好認識。
新課標背景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有很多,需要語文教育工作者多多探索,唯有如此方能既真正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又促使他們在興趣的指引下積極融入到語文學習活動當中,從而為高效率、高質量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作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殷新.以語文興趣為依托的初中語文教學[J].時代教育,2013(16).
[2]姜遠吉.關于初中語文興趣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0(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順河鎮初級中學)
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