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界是豐富多彩的,這就決定了生物的教學形式應該多樣化。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應有效地利用現有的實驗室,利用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式,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鞏固、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會學”,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屬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對認知活動起著指導、調節和強化的作用,是學習過程順利而有效進行的心理條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生物現象、認識現象本質及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過程中感到興奮和激動,使之體會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和成功的愉快。
1.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創新思維。古人曾說:“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者無疑,至此方是長進?!睂W生因疑而學則會促使其探索。教育心理學揭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問題是思維的動力、是思維的基石,教學問題的思考性直接影響學生思維的深度,影響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運用多媒體激發求知欲。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產生強烈求知欲望的“敲門磚”。多媒體計算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優勢便于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外部刺激,具有豐實的感受性,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要求。例如在《生物與環境》一節將有關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概念引入新課時。
3.給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一句格言是: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筆者認為,在學習過程中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表現欲,他們渴望自己的才能受到肯定,得到認可。如果教育者能夠更好地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就可以很輕松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把課堂變成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變成學生智慧碰撞的場所。
二、有效提問
1.有效提問要求問題保持大眾性。提問能引起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共鳴,學生躍躍欲試,爭先恐后要求回答,課堂氣氛可立即活躍,提問要向全體學生發問,抽答面要廣,這就必須要求所提問題具有大眾性。
2.有效提問要求問題有一定的價值。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材中找出標準答案的問題是常見的。有效提問要求教師盡可能多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問題提有所用,有學習價值。這些問題的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動態系統,教學效果受許許多多因素的影響、制約,然而為了追求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益,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回答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建湖實驗初中教育集團)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