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思想品德教材也作出了相應的改革,思想品德老師們目前面對的問題是該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應用更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此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革;教法改革;策略
一、情境設置
思想品德課上,老師要善于設置某些情境,將教材中所講的情、理融入到情境中,觸動學生的心靈,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講授愛國主義這一課時,如果僅僅照本宣科,學生會只會感到空洞,難以理解其中的真諦,這時就可以通過情境設置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中國申奧成功時激動人心的畫面,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充分體會愛國的熱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除此外,還可以為學生講述歷史上愛國英雄的故事,通過故事教育學生要愛國、要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二、善于運用比喻
在思想品德課上,老師還要善于運用比喻來表達教材中的信息,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例如在講授“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一課時,可以應用量體裁衣、量入為出來比喻,生產力就猶如人的身材,生產關系就好比裁剪的衣服,人在做衣服時總要按照自己的身材來裁剪衣服,這樣作出的衣服才會合身,同樣道理,只有生產關系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才會促進生產,這樣比喻,就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深入淺出,讓學生能理解得更為深刻。
三、設置討論環節
討論環節的關鍵在于所討論課題的設計,要讓學生能針對課題展開討論,例如在講授“發展真摯友情”時,老師如果將討論的話題設置為“如何發展真摯的友情?”那么學生討論的熱情一定不會高漲,因為這個話題太空洞,如果老師將話題設置為“馬克思說:‘友誼是要用真誠來播種,用熱情來灌溉,用真心真情來培養,用精心細心來呵護。’同學們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這時,學生就會認真討論,仔細推敲馬克思的這句名言,討論結束后,可以選擇一兩個學生到講臺上分享他們的感悟,既完成了教學又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其意義非常重大,教材教法的改革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學習更具積極性,只有不斷將新技術、新手段運用到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這門枯燥的學科,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參考文獻:
[1]運其書.認真研讀新教材,切實改革課堂教學[J].甘肅教育,2004(3).
[2]熊振泉.新課改下初中政治課的反思[N].撫州日報,2008.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小城子鎮第二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