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中的閱讀教學一直是教學的難點,許多教師為此苦惱。閱讀作為學生收集信息的主要手段,其在作文教學上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只有充足的閱讀,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有美妙的句子可以借鑒。把閱讀落到實處,學生的知識才能得到擴展,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課外閱讀;作文教學;促進
閱讀是學生作文的重要前提,只有充分的閱讀量,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保證學生具備充足的寫作知識。在語文課堂上,閱讀與作文應該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把閱讀與作文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閱讀的作用,提升學生作文水平,讓二者共同發展。但是在目前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很低,學校對閱讀也沒有充分利用,導致學生的作文、閱讀水平一直處于低級階段。本文就如何提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進而促進作文教學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多向學生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
語文教師應該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在課堂上多向學生宣傳閱讀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讓學生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與語文課堂教學是互相存在發展的,猶如人的兩條腿,如果一條粗一條細,那么這個人就是不健康的,走路也會不穩。課外閱讀與課內教學是同樣的道理,如果那些學生簡單地認為只要課堂好好聽講就可以了,而忽視了課外閱讀,那么這些學生就會成為一個在學習上跛腿的人,在學習的道路上是走不長遠的。學生的寫作需要寬闊的知識面,需要汲取那些優秀文章的語句來補充自己,所以,他們必須重視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只有不斷地閱讀,才能讓自己跟上寫作先進的腳步,使自己在寫作時可以寫出美妙的句子,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二、教師要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現實社會中,存在著許多的誘惑事物,互聯網高度發達,電視、電腦等對于學生來說充滿了誘惑力。而那些紙質的課外閱讀則多少顯得索然無味,這就使學生對課外閱讀喪失了興趣。興趣是一個人不斷進取的動力源泉,只有具有了興趣,才能調動人們活動的積極性,學生閱讀亦是如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授課時,教師可以發揮自己的知識能量,利用教師的知識魅力,讓學生發現擁有寬闊的閱讀知識面的人是多么的優秀,從而讓學生也幻想自己擁有那樣的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營造適合閱讀的環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在教學中尤其如此,學生作為尚未成熟的群體,對環境的抵抗力較低,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例如,教師可以在班上鼓勵學生多多讀書,可以購買或借書,然后在班上互相傳閱,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班集體充滿閱讀活力。其次,教師可以多多舉辦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通過閱讀活動互相交流閱讀心得,既增加了閱讀樂趣,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與收集信息能力,提升了學生作文能力。
四、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選擇讀物
并不是所有的課外讀物都是有價值的,教師在課外閱讀上應該為學生把關,精簡讀物書單,定時開一些有價值的讀物單子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縮小選擇范圍,有所根據。從閱讀本質上來說,名著與其他讀物的功能性是不同的,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要求學生多讀一些名著,這些名著中描寫視野寬闊,藝術價值大,對社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從名著中,學生可以了解人生、了解社會。除了名著之外,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科普讀物,從這些科普書籍中了解自然的偉大,對學生的環保意識也是一個質的提高。
五、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適當的指導
閱讀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需要的素材,但是學生的學習經歷尚不豐富,對于如何有效地閱讀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還不能靈活掌握。因此,教師在學生閱讀時需要給予其適當的幫助,例如,可以教給學生如何做讀書筆記,幫助學生從閱讀中收集優秀句子,將其收集起來以備寫作之時查閱使用。除了做筆記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讀物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從多個角度對文章進行思考,鍛煉學生的寫作邏輯性,使學生寫作時可以仿效優秀文章,把自己的想法更有水準地表達出來。
除了這些方法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的方法,并將閱讀很好地與寫作結合起來,例如,可以聯系家長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為學生提供最好的閱讀環境。另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從閱讀中發現對自己寫作有益的東西。
總之,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是相互存在發展的,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首先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吸收優秀素材與段落,為寫作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郭伯紅.開創課外閱讀新局面 促進作文教學的改革[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24).
[2]李燕.興趣·選擇·自主: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06).
[3]冒石宏.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為”與“無為”[J].教書育人,2010(34).
(作者單位 常州市新北區國英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