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為我國的教學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教學工作者在學習中不斷地實踐和創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美術教育是初中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新課改中進一步明確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因此,初中美術教學應得到一定的重視。就初中美術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美術;素質;人文
初中美術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藝術教育課程,通過美術教學,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于促進學生智力和非智力發育有重要意義,是進行素質教育的有利學科。但長期以來,教學工作者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初中階段的教學只重視學生智育的發展,而忽視學生德育的建設,美術在一些教師和學生眼里就是可有可無的課程,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新課改已實施多年,一些教師也意識到初中生綜合素質尤其是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學生和教師對初中美術仍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此,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應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進行教學反思。
一、科學定位美術學科意義
由于美術在教師、學生、家長眼里被視為是“副科”,這種對美術的認識不足導致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忽視了美術學科的意義,然而,美術之所以作為各階段教學內容的課程之一,有著其學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美術蘊含著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時,學習美術有利于學生了解世界文化,開闊學生視野,而且,對美術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是培養其熱愛生活的重要學科。
二、創新美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
單一的說教式教學不適合任何學科教學模式,更不適用于美術教學,因此,教師要創新美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可根據學生的需要、心理特征和學習方式,通過一定的教學設計來“重組”或“改編”教科書,來突出美術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讓學生以飽滿的情感態度投入到對美術的學習中。
三、重視專業知識教育與情感教育的結合
初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這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學方向。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美術教學時,除在課堂上講解專業的美術知識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包括學生的愛國情操、思想道德品質、創新能力、審美能力等,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
參考文獻:
[1]徐海華.初中美術課的教學反思.中國校外教育,2012(01).
[2]陸春.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美術教育研究,2011(09).
(作者單位 甘肅省敦煌市七里鎮油田第二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