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學生對識字產生了興趣就等于擁有了無窮的力量。因此,在低年級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至關重要。特別是小學二年級,識字量大,每課都有14個生字左右,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學習效果也不理想。怎樣使學生在學習生字時興趣盎然是個難題。經過近兩年的嘗試,我認為轉變教師角色,采取“預習—合作—互教”的教學模式,整個課堂有學生掌控,教師適時點撥。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學習生字的速度加快,又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生字時有極大的興趣,更不會對此感到枯燥,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收到了良好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課前獨立預習,教師大膽放手
預習也能知新,為了提高效率,我首先教給學生預習方法,然后教師就大膽放手。開始對低年級來說是個難點,但你不要怕孩子不會做。因為在每節識字課上,預習做得好的學生都可以當小老師組織教學,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所以,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預習,誰也不甘落后。幾周下來,孩子都會做了,并且做得很好。他們在預習時,先讀課文,在文中圈畫生字,借助拼音反復認讀生字,在此過程中知道這個字的音序、音節、部首、結構、易混字,然后利用工具書查找,看這個字是不是多音字,能組那些詞,怎樣用這些詞造句并能找出與生字有關的詞的近義詞、反義詞等。每個學生都能這樣認真地預習,為識字課能當上小老師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培養合作能力,實現優勢互補
課堂上在短短的時間里了解學生的識字情況是很難的,于是我采取了小組合作,優勢互補的方法。以長春版二年級上冊《雪趣》為例,這課共有14個生字,分別是:窗、戶、世、界、先、涌、樂、仗、抬、塊、分、鈴、響、意。班長利用早自習時間,組織學生把本課要求認識的14個生字寫在卡片上,再把這些生字卡片每個小組分幾張,識字教學開始,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匯報自學所得,每個組長都把這些生字放在文中逐個交流,這個過程主要檢查學生的認字組詞造句情況,以“窗”為例3號同學說:“窗(窗戶)(窗臺)我家窗臺上擺著三盆花。”2號同學會說:“我還知道是窗簾的窗、窗紗的窗,媽媽今天買了新窗紗。”這時組長會補充說:“窗口、窗花、窗孔、c035f38e3dbcd899ac6f9d7d2f55a861613cfeac8a96bd595f37dd1772af2a7c窗紙、窗明幾凈的窗。”個個爭先恐后。這14個生字交流完后,組長再拿著卡片讓學生認讀,展示他們各自的才華,充分表現自己。誰表現好就把卡片發給誰,他就會成為這節課的小老師。我還告訴他們,對認得好的,請你們夸夸他,對需要幫助的,請你們教教他,孩子們取長補短,既讓認字多的孩子有自信,又會讓暫時困難的孩子得到幫助。
三、小老師教識字,改變識字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我就把學生引入情境,帶入游戲活動中去。游戲開始,1號同學先點字,“樂、快樂的樂。”同時把樂的音節寫在黑板上,拿有“樂”字卡片的同學就成了小老師,到前面教學,我是字寶寶樂,大家隨我讀。樂(快樂)(歡樂)(樂園)操場是小朋友活動的樂園。誰愿意用樂組詞說話?同學們爭先恐后,“樂觀、樂不可支、樂趣。”“可樂:我愛喝可樂。”我還知道樂是多音字,還念音樂的樂,我非常喜歡音樂。還可以組詞(樂器)(交響樂),然后把“樂”貼到黑板上,指著“樂”說:“你還知道什么?”有的同學說:“我知道樂是整體認讀音節。”有的說:“我知道樂的大寫字母是Y,它的部首是撇,獨體字。”有的說:“我知道樂的易混字是爾。”
還有的說:“快樂的近義詞是高興、開心,反義詞是難過、痛苦。”我還知道……同學們學完這個字,小老師會說:“誰能繼續點字?”這時有的同學會站起來說:“抬頭的抬。”拿有“抬”字卡片的小老師就出場了。每個字都由學生這樣來教。班級里時常發出:“嘿!嘿!你真棒!嘿!嘿!向你學!嘿!嘿!加五分!”的聲音,整個課堂充滿了樂趣。這時的課堂不再是教師的單獨表演和學生被動靜聽的場所,而成為了生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溝通和探究的互動舞臺。
對學生而言,它意味著學習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獨立性的凸現,個性的充分張揚。對老師而言,它意味著不是把生字教給學生,而是積極地為學生識字提供條件,引領學生主動識字,它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變。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很多,選擇方法要切合學生實際,避免千字一法,我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識字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作者單位 吉林省永吉縣口前鎮福和希望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