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描是藝術造型的基礎,這已被古今中外藝術家所公認。經過幾代藝術大師的不斷探索已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是美術教育長期奉行經典的教育模式。素描理論在藝術造型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造就了眾多的藝術家,它的積極意義是毋庸置疑的。
關鍵詞:素描;語言;教育模式
如何理解素描,表現素描有哪些方法?我們首先要了解素描的語言。
一、素描的形式語言
素描的語言紛繁復雜,表現技法各異,用途各不相同,類別劃分也多種多樣,但它最基本的的特點是手繪,最本質的語言就是點、線、面。(1)點是畫面上最小的組成單位,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又具有神奇的藝術張力和表現性。從造型意義來說,點又具有可視性及面積屬性。(2)有人說書法是一種特殊的素描,這就說明了線的特性,線與點是藝術史最古老、最原始的描寫形式,因此,它在造型或設計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素描藝術中的線可分為輪廓線和結構線兩種。一個優秀的藝術家能夠很好地運用線的特性,精確地描繪各種情感。(3)面是線的擴展和延續,具有空間的意義,體現體積的三度空間。
二、素描的色彩語言
“素描”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單純用線條描繪,不加彩色的畫。這里的色彩指的是黑、白、灰的問題。因為有了光,所以產生明暗;因為物體本身的固有色,所以,產生了由淺及深的變化,并顯現出受光、背光、反光、明暗交界線及投影等物理現象。同時有光的作用下,物體也凸顯出自身的體貌特征,這便是常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景象。對于素描中的黑、白、灰,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認識它,一方面是客觀地尊重物象本身的色相特征,另一方面是作者主觀對畫面的處理和理解。作為一個好的藝術家,對其所描繪的眼中世界不能面面俱到,他首先要將所觀察到的世界進行概括和整體歸納,并能夠合理地控制畫面黑、白調子的分布,因此,物體的色階層次變化,最終都需要藝術家對其進行合理歸納,整合出大的黑、白、灰幾個主要的色階。
三、素描的整體語言
在素描中,整體感十分重要,它貫穿于素描的始終。素描的整體觀察是對物象全方位的統一觀照,能夠使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整體的觀察與分析是保證一件藝術作品成功的基本前提,同時,也是準確而深入表現物象的重要方法。這種整體的認識和素描的造型是與結構相關的。在素描中,眼睛是一只“無形的手”,體會和感受物體的起伏變化,對物象進行全方位的整體把握。造型的過程就是一個整體觀察與理解的過程,不能被紛繁的細節所困擾。無論其形體結構是簡單還是復雜,都可以概括為基本的幾何形,在整體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對物象的形態進行幾何化的概括,是準確表現物象的重要途徑。
四、素描的主題語言
素描有一個特點是不重復性,每一位作者有不同的表達,每一位觀者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說素描只是一種情感表達的載體,我們所做的不該是簡單的模仿自然,我們尊重客觀,但我們要有主觀的表達,有主題的語言。這種主題的語言多種多樣,是藝術家將自然界的客觀形狀作為媒介體,經過大腦智慧的分析,重新認識、整合,并賦予它生命的意義。它體現了人類智慧和思想,并能完美地表達自己的意圖。一個優秀的藝術家能夠很好地運用線的特性,將身軀的主觀意識、情感因素,通過線的輕重、濃淡及色調的明暗表現得淋漓盡致。
五、素描的全方位語言
素描過程是一種訓練,通過按程序進行的廣泛的練習,可以為個人風格以及專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實踐的基礎。素描的訓練是美術教學中重要的基本功訓練。其中素描訓練在各個專業中又分為不同的形式。各種素描形式有其不同的特點及優點,通過各種不同素描的練習,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因此,在素描發展中,除了注重基礎的素描教學外,還應適應素描的全方位表達形式,理解素描的全方位表達語言,從而推進素描的發展。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第三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