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梁,是聯系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家訪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方法,其重要意義還體現在提升班主任對教育本質內涵的理解和深化,達到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提升;改進工作方法,增強責任感,更有針對性,實現有效教育。
關鍵詞:增進了解;有利溝通;擴大影響;強化教育;獲取支持;強化教育
一、增進了解
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教師與家長的相互了解、學校與家庭的了解,獲取學生的第一手可靠信息,發現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為教師若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包括經濟情況、家庭的結構情況、家長的職業特點、性格特征及教育孩子的觀念、學生的成長歷程等,那么“以學生為本”“人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等一切都是空談,要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也就不可能了。
二、有利溝通
在家訪過程中,教師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情況及工作安排,每階段的工作要點和要求,包括作息時間安排和每周課程安排等。同時,家長也向教師介紹自己孩子的成長歷程和性格特點及家庭存在的實際困難與不足、教育應注意的問題,從而形成密切配合,達到對孩子教育的一致性、有效性。
三、擴大影響
通過家訪活動,教師與家長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談話,學校形象得到了宣傳,教育方針、政策得到宣傳,教師為人師表、敬業精神、能力水平得到展示,從而塑造了良好的學校形象、教育工作者形象,大大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健康發展。
四、強化教育
家訪工作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需要。教師和家長通過對話得到交流、溝通。正是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在思想上、認識上、行動上達到高度的統一,保證學生教育的良好效果。
五、獲取支持
家訪使教師和家長相互認識,加深了解,加深感情,使學校和家庭、社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學校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復雜性、長期性,教師工作的艱巨性和重要性等達成共識,形成從支持學校、宣傳學校、幫助學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的和諧環境。
六、送去關愛
沒有愛的教育是殘缺的,家訪工作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感受到關愛。特別是當你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實際問題時,教師和學生走得更近了。
當然,一個班主任對所有的學生都進行家訪是困難的,但是我們應通過盡可能的家訪,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對孩子的教育工作中來,并為其獻計獻策,這也是家訪所承擔的后續功能。
(作者單位 青海省瑪多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