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理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協作學習的習慣,從而實現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問題意識;小組合作
放眼雨后春筍般涌現的課堂模式,無一例外都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理念,而小組合作正是實踐這一理念的具體形式。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提問的問題價值不高,或偏離了本課主題,小組成員的合作勢必低效,也勢必會出現閑聊的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小組合作才能真正綻放其魅力,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王國維先生曾描述過文學創作過程的三個境界,我認為要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小組有效合作也有三個境界。
一、培養問題意識是合作的初始境界
小組合作學習操作往往成為優等生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而學困生則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此現象其核心問題是中下等學生缺乏問題意識。要想讓這一部分學生也融入其中,除了小組長須充分發揮組織者的作用外,教師需運用雙倍加分機制等方法,鼓勵差生提問的勇氣。久之形成習慣,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會增強。
二、掌握提問技巧是合作的第二境界
學生只有掌握了提問的技巧,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如一篇課文可以圍繞標題、中心等幾方面來提問:課文標題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內容的濃縮,是文章的文眼,是文章的靈魂,抓住課題也就抓住了關鍵;文章的中心詞語、中心句、中心段對表現中心、突出中心都有極大作用。抓住它,就抓住了全文的核心和主旨。另外還可以從課文的具體內容方面來提問,從課文中看來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提問,從文體特點和表達特點提出問題。這樣學生提問才能有的放矢。
例如在學習《祖父后園和我》這篇課文時,同學們圍繞標題就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
甲說:“本文寫的是小時候祖父、后園給我帶來的美好時光,為什么題目用三個詞堆在一起,而不用‘我快樂的童年’呢?”
乙說:“本文內容都離不開‘我’,為什么不把題目調整為‘我和祖父、后園’呢?”
這些問題有的的確在我的預設之外,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師生真正達到了教學相長的最高境界。
三、自主獨立協作是合作的最高境界
小組成員都有明確分工,比如記錄員、口頭匯報員、資料管理員、時間記錄員和組長等。而且,不同的任務必須經常輪換,以避免某些工作總是由會做的人做。所有學生都目標明確,小組要想得到好成績,除了小組每個人做好本職工作外,還必須團結協作,時刻關心小組里面其他人的工作情形。組長的責任尤為重大,他要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好自己任務的前提下,組內成員不會的他應負責講解。同時他還應該檢查組內成員的完成情況。在小組學習中,他們一起朗讀、背誦、預習、復習、互相提問、復述課文、講故事、研究并討論疑難問題,還相互評改作業、舉行小測驗或自我測試等等。這些任務組長還可以根據程度合理安排其他成員來做。這樣,他們就基本不需要老師分配任務或者提供額外幫助,他們能主動根據成員的不同能力完成不同的任務,并且還能通過互相幫助,讓能力不足的成員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沒有個人的成功,只有小組共同目標的達成。
因此,小組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具有自主獨立性的“協作性小組”。
參考文獻:
曾琦.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學科教育,2000(6).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