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和能力的提升。閱讀作為學生獲取信息和增加知識的重要途徑,已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目前,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如今的教學要求,嚴重束縛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和潛力。面對出現的情況,教師應如何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對策
信息化時代下,我們的生活已經被信息所包圍。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閱讀已成為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教學中,由于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閱讀能力各有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閱讀基礎和思維能力,開展個性化閱讀,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閱讀的先導。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構成閱讀品質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閱讀中積累健康的情感態度的具體表現,是養成閱讀習慣、形成閱讀能力的前提條件。教師平時可以收集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報紙等,也可以推薦一些他們喜歡的閱讀材料給學生讀。如果時間容許還可以開設閱讀課和學生一起閱讀,一起討論閱讀的心得體會。教師要鼓勵、獎勵學生在學習閱讀中所表現出的每一個優點和進步。積極的表揚會使學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愛上祖國文字,從而使學生樂于閱讀,在閱讀中得到樂趣,在樂趣中得到知識。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1.讀
葉圣陶說:“多讀多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讀是認識的過程,讀是體會理解的過程,讀是思考的過程,它將無聲的文學化為有聲有色的情境。只有我們認真讀了,才能感受文章中優美的語言,才能體會語言中滲透的情感。
朗讀是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語言的一種閱讀方式,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訓練之一。語文教師要花大力氣抓好訓練,避免讀錯字、增字、減字,避免傳統的唱讀方式。根據文章體裁,按照作者思想,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通過朗讀,把靜止的語言文字變成動態的畫面,讓學生憑借想象走進作品所描述的境界之中,去領略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感染和熏陶。
2.背
背誦是朗讀的升華。背誦是我國傳統的語文學習方法,背誦有助于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和理解,積累語言材料,提高讀寫能力和發展記憶力。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文章的長短可以采用整體背誦(如詩歌、短文)和分步背誦(長的課文),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
3.記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的美言名句,一閃而過的美言名句只有熟記在心里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于筆下。所以要讓每個學生都要準備好筆記本,在閱讀的同時做好讀書筆記。尤其在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要求學生拿著筆,隨時把書中的好詞好句圈點劃下來。摘抄閱讀中看到的名言警句和精彩篇章和精彩的詞匯。僅僅摘抄下來那是不夠的,摘抄下來的知識要經常拿出來記憶。只有知識積累到一定的量才會有質的飛躍。學生只有接觸的東西多了才會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感觸,理解能力才會上升,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三、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社會進步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同時也給現代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如,投影儀、電視機、微計算機等現代電子設備,使得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多媒體在教學中有其獨特的作用,可以將靜態化為動態,抽象化為具體,讓課本知識更加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和最佳的視聽效果,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靈感,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插入一些有趣的圖片、視頻或有聲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和對陌生知識的理解。
四、加強課堂閱讀訓練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課堂上除了要注重對學生聽說技能的培養,還要加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訓練。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1.精讀課本文章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千挑萬選出來的,適合小學生的理解和思維程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習課本上的文章,掌握課本中的一些詞匯、語法和表達方式,能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例如,《找駱駝》,讀了課題后,善于發現的學生很快就抓住了題目中的關鍵字“找”,教師順勢引導質疑“為什么要找駱駝?怎么找駱駝?有沒有找回來了?”然后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完之后,用幾句話來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中目標明確,他們能用簡潔的語言說清楚課文的主要內容,就達到了整體感知的目的。對于表達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具體指導,如,先板書關鍵詞,再指導學生概括。通過這樣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2.拓展課外知識
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開展相關的課外閱讀,通過廣泛閱讀,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掌握其他學科的一些基礎知識。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閱讀的技巧和寫作的基本方法,長久之后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在培養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切不可讓學生毫無目的地進行閱讀??梢酝ㄟ^讓學生寫一些閱讀體會和感悟,讓學生在閱讀中有目的地開展閱讀。學生在閱讀時如果遇到問題,要鼓勵學生大膽向老師提問。通過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3.重視課后習題
課后習題是針對文章的內容所設計的,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目的性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大量課后訓練,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在課后習題的練習過程中,要注意教師在其中所發揮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師的引導,傳授相關閱讀和練習的技巧,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喜歡閱讀、喜歡學習,不斷提升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語文閱讀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在教學中積累經驗,并不斷進行嘗試實驗,從而使我們的學生在語文閱讀中能夠添上一雙隱形的翅膀,在語文的世界里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于淑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淺析[J].中國教師,2011(S1).
[2]鐘信桃.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新課程:中旬,2011(05).
[3]王春玲.如何做好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3).
[4]羅琳.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3).
(作者單位 四川省沐川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