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體育課改和中考體育,作為教學一線的體育老師,有時會感到很茫然,也看了很多關于這方面的論文,對中考體育的利與弊進行了思考。中考體育只是短時間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只有興趣才能長久,才能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很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考體育;興趣;終身體育
當前,面對中考體育考試的壓力,學校對體育的突擊訓練也緊鑼密鼓起來。于是,在臨考前校園里便出現如火如荼的場面:早上課間操改成了耐力跑、變速跑、短跑等。下午大課間活動是幾百名即將參加體育考試的學生在教師的監督下,在田徑場上跑的跑、跳的跳、投的投……這種不太正常的現象我理解為是“集體陣痛”。陣痛這里指學生在短期間內在精神和肉體上所造成的傷痛。在部分學生的心里分數是很可惡的,但又是不得不面對且需要臨時抱佛腳的,這很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創傷,對學生的終身體育造成不利的影響。然后這又是臨考前最直接、有效的突擊手段,因為它具有針對性與競爭性。現在中考體育加試出現的現象是考什么學生練什么,從而對新課標的實施帶來負面的影響,很可能又回到傳統體育的老路。但面對學生體質逐年下降的嚴峻局面不得已而為之,可謂無奈之舉。所以,應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如何才能使學生愛上體育課、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要明確
在體育教學中應明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學生是受教育者,但學生不是被動裝填知識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訓、聽話的“馴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主宰”為“主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二、師生之間的默契配合能有效地促進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
平時與學生或者已經畢業的學生交流,他們會覺得當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時,就會喜歡上體育課,對體育動作感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愛護學生,誠懇地對待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除了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外還應關心、愛護、教育學生。
下面是我在課后寫的教學案例:在《前滾翻》的課堂上,為了提高學生的時空感知、定向能力,我挑選了一個動作——順(逆)時針跳轉360度,要求雙腳須離地跳轉。我講解示范后,讓學生聽我的哨聲練習,第一次跳,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跳了過去,只有平時表現比較膽怯的幾個女學生不敢跳,也許是因為在跳轉前缺少鼓勵的語言,畢竟這個動作對她們來說還是有些難度。其中有一位個子矮小的女學生,她以右腳為中心,像圓規一樣一掠而過,稍微傾斜后便站穩了,如不留神很難發覺,給人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雖然她的動作不夠標準,但勇氣可嘉,我及時表揚了她,因為她這一跳已經超越了她自己。再跳幾次,雖然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跳過去了,但個別學生還是東倒西歪,樣子很滑稽,引來陣陣笑聲。由于課的開始部分學生對模仿動作的興趣漸濃,讓他們練習前滾翻時,個個熱情高漲,雖然很多學生表現還滿意,但有幾個學生頭頂著海綿墊就是不敢翻過去,有幾個學生翻過去了竟然沒著墊,還有一個很胖的學生翻過去時由于難以控制身體平衡而重重地摔了過去,聲音特別響亮,引起滿堂大笑。為此,我請了幾個體育“尖子”生手把手地幫教,結果出乎意料地大家都完成了動作。為了鞏固動作和讓學生知道我對他們的關心,課后我找他們幾個談成功后的感受,有的說:“當時我在心里不停地念,他能行我也一定行,結果雙手用力一撐就翻過去了。”有的說:“我沒認真聽課,頭的部位沒處理好,經同學一說我就明白了。”有的說:“壓力減少了很多。”與他們交談后我的結論是:其實每個學生完成動作的能力是差不多的,心態放松了自信了自然就會成功。
三、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初始動機,是學習的最好老師。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內容中挖掘其新穎性和情趣因素,在教學手段上要靈活多樣,寓教于樂,吸引和激發學生的偶發興趣,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
1.運用情景和故事導入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田徑中的耐久跑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我們應當選用如“追逐跑”“自然地形跑”“圖形變換跑”等游戲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又如,上籃球課時,我會介紹一些比較出名的球星,從NBA到CBA,和最近的一些賽程及比賽中會有什么樣精彩的動作和故事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平時要留意觀察,關心和追蹤自己的偶像。
2.組織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教學比賽
由于教材中現成的游戲,個別學生已玩膩了,或者學校的場地情況不相適應。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動作設計、比賽勝負等方面讓學生改編,使學生充分融入游戲中去,激起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在體育游戲中,我們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改編游戲,使游戲有了新意,從而有效地提高體育游戲內容的實用性、針對性。
“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積極性,要不斷地提高運動技能,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教好動作技術。”學生只有通過運動技術的練習或實踐比賽并取得好成績即成功后,及時受到教師的表揚或同伴們的贊賞和認同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與成就感,從而激發其繼續學習的興趣。可見,通過教學比賽,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技戰術、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總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科學的鍛煉方法和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我們應遵循青少年體能的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而不是指望短期間的“拔苗助長”而一蹴而就。在沒有或少影響新課標的前提下,適當選擇對中考有針對性的內容,適時采取適當的手段和方法,做到未雨綢繆而不是到關鍵時刻大家集體“陣痛”來提高體育成績,把快樂與健康的教學理念帶到課堂上來,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運動所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2]程景民.現代素質教育概論[M].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12).
[3]王洪.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興趣.沈陽體育學術,1995(01).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怡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