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獲得信息,認知世界,也能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獲得審美體驗。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學開始,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廣泛閱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再逐漸培養他們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學會創新,閱讀教學還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興趣培養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比較欠缺,傳統的教學僅以課本內容為主要的教學依據,只注重對學生閱讀和理解課文的能力進行培養,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閱讀面比較窄。閱讀形式較少,也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由于閱讀的形式單一,學生思維得不到發展,缺乏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要以學生閱讀為教學的中心,首先要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要以多種閱讀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讀書,在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學生的個性。閱讀可以以課本為基礎,在分析和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逐漸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中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學習,不斷擴展學生對知識和信息的儲存量,通過自主參與的形式,有效地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創設教學情境,營造閱讀氛圍
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感染和帶動學生的學習。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結合教學實際,利用具體的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樂于表達自己,積極地向大家分享閱讀中的感受和真實的情感體驗,接受其他同學的點評和意見,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鼓勵學生多讀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根據小學生年齡和閱讀能力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讀書,多思考,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充分閱讀課本內容后,教師還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課外讀物,充分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分析和思考,摘取好的信息和內容,不斷積累閱讀信息,豐富課外知識,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養成在閱讀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的習慣。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遍喿x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分享,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對知識的積累,產生知識的融合與提升以及情感的碰撞,還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鼓勵學生閱讀,在閱讀中享受快樂,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拓展閱讀范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魏穎.淺談語文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J].職業,2011(3).
(作者單位 四川省平昌縣蘭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