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情境創設實現課堂的導入,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和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導入變得豐富多彩。
關鍵詞:歷史與社會;情境創設;課堂導入
教師精心設計“導入”新課,能夠創設出熱烈而有趣味性、探究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接受課堂教學知識,發掘自主學習的潛力。
下面就情境創設在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導入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通過圖片、視頻、歌曲等多媒體導入
在新課的導入上,多媒體可以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人積極認識事物,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事物的心理傾向,它能誘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學習歷史與社會的興趣。
1.圖片具有直觀、形象的特性,所以在歷史與社會課堂中運用恰當的圖片進行導入,就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如,教學七年級《逐水草而居》一課,我在導入時,開始播放圖片,如欣賞熱帶草原的自然風光,并課件出示陸地自然帶分布圖──熱帶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等。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直觀感受熱帶草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了解熱帶草原的分布。
2.視頻、歌曲等不僅具有圖片的直觀、形象的特性,還富有動感,讓學生不僅視覺受到刺激,聽覺更能得到有效的刺激。有效的刺激可以提高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集中注意力。
在進行七年級《實話實說話流行》教學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學生最喜歡的流行歌曲,播放《江南style》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奮點激起了,這樣也就引起了學生對本課內容的興趣。
如,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第一課時《新航路的開辟》時,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視頻導入。
二、通過情景劇導入
情景劇導入法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情景劇本,組織學生排練、演出,它不僅能培養學生參練的表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體態語言的形成,而且能激起廣大學生的好奇感,來探究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而能使其主動地進入新課學習。
如,在《行進中的婦女生活》教學時,教師挑選幾名學生進行“生男好還是生女好”這類情景短劇表演,學生一聽都很有興趣參與,積極性和熱情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在表演情景劇中,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入課本了解古代及現在婦女的生活。
下面是兩位同學扮演媽媽和女兒的討論話題:
女兒:媽媽,為什么很多農村看不起女孩子呢?
母親:因為很多人,有很深的重男輕女思想。
女兒:那我是女孩,會不會也被歧視呢?
母親:不會,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婦女的地位提高了。
女兒:如果我在生活中受到歧視怎么辦?
母親:去用法律爭取自己的權利,通過自己的努力維護自己的權利。
通過上述情景,學生急切地想要了解古代社會為何會出現“重男輕女思想”,想了解古代社會的婦女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三、通過復習導入
復習導入法的選擇要求是:新舊課之間知識連帶比較緊密,在“溫故”的基礎上深化到“知新”、融通到“變化”。如,在導入《黑人是怎樣來到美洲的》這節時,引導學生回憶“新航路的開辟”及“全球聯系的加強”。新航路的開辟為各大陸之間人們的遷徙提供了方便,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使世界范圍內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知道“黑人是怎樣來到美洲的”主要是講新航路開辟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順利地導入新課。這樣的導入方式,既溫習了上節課的主要內容,又以問題的形式引發了學生的好奇
心,用懸念創設情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教學活動與學生心境達成一致,順利地實現教學目標。
四、通過故事導入
故事導入法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在缺少圖片等其他形象直觀材料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獨特的語言,或讓學生課下搜集材料,由一至兩名學生來講述,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如在導入《科學技術的力量》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在可簽收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并在課上講給大家聽,再讓學生討論科學家的技術對現在生活的改變。
當然,要讓導入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就要求教師有創新意識,形成自己個性化教學,并通過飽滿激情的教學為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并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調整知識結構,廣泛涉獵各方面、各領域的知識,豐富知識源泉,以適應新課標教學的要求。以趣引學,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培養創新精神和提高實踐能力,讓導入課堂更精彩。
只要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和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麻麗芳.初中《歷史與社會》有效作業的設計策略研究.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6).
[2]徐周萍.未成曲調先有情:提高《歷史與社會》課堂導入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考試:教研版,2011(04).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尤溪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