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以來,運動技能教學表現出盲從和形式化。技能教學的散點時間長,教師的示范很少,游戲很多,課堂設計不夠緊湊,沒有清晰地體現運動技能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那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運動技能教學呢?
關鍵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一、精心備課
要想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進行運動技能教學,前提就是精心備課。錢志亮教授提到精心備課共包括12個方面,即備教材、備心境、備學生、備導入、備方法、備設問、備層次、備訓練、備語言、備板書、備課件、備小結。雖說這12個方面我并不陌生,但錢教授對這12個方面的具體分析講解讓我覺得,自己在備課中對太熟悉的東西忽略了,特別是備心境。只有從這12個方面去精心準備,才能建立寬容、平等、相互理解、真誠交流、充滿活力的課堂。
二、有效激發課堂教學中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將簡單有趣的運動技能游戲作為課的開始部分,讓學生在游戲中無目的地體驗運動技能,只強調體驗的過程,不重視結果。在準備部分,則以競爭性的比賽練習加以輔助,看看哪個組、哪位同學最先、最快、最好地完成?為什么?既吊足學生的“胃口”,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運動技能學習的興趣。在課的基本部分,則用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特定任務”,將學生牢牢地吸引在運動技能的分解動作學習中,最終順利完成任務(完整動作連貫練習),取得成功的喜悅過程。最后的結束部分,則是師生一起總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自己如何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有針對性地設置課堂教學中的運動技能教學目標
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中的運動技能教學,是以各項運動技術來劃分單元的,單元名稱一般為“跑”“跳躍”“投擲”等,單元的順序基本上也是按運動技術的傳授順序來設計的。由此可見,制訂運動技能教學目標時,應將運動技術目標單元化,單元間相互匹配、相互補充;實事求是地制訂出一個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這樣對于運動技能教學就有針對性,目的性也強,大大提高了運動技能教學的效率。
四、合理有效地安排課堂教學中的運動技能教學內容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切
忌多而散,更不能面面俱到,要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將重點放在基礎技術動作的學習和運用上,特別是要聯系社會生活和交往方面。要通過游戲、比賽將學生個體融入活動中,為學生間的相互協作創造條件,通過幫助他人或接受援助,最終獲得成功的交往過程;既讓學生明確目標,掌握方法,還極大地提高了社會交往的能力。
五、不斷豐富課堂教學中的運動技能教學方法
在選擇教學時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既兼顧優生、差生,還要面向全體,共同參與,借助于運動技能的競技性,發揮學生的競爭性。
在課的開始階段,改變常規教學方式,讓學生去盡情體驗、嘗試練習,在相互比較區別后說出技能掌握的不同點,進而引入新課。感知教學階段,通過圖片、視頻等媒介,將體育明星和競賽視頻展示給大家,從感官和視覺上給學生一種強烈的刺激,引發學習運動技能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引入運動技能的某一個動作,并和教師一起嘗試。理解教學階段,要求學生模仿練習幾次技術動作后,就進行包含這個技術動作的游戲練習,這樣就在游戲中充分理解運動技能熟練掌握運用的重要性了。鞏固與應用階段,要注意對技術動作的記憶,用競賽的方法,讓學生既動口、動手、動腦,還要相互配合。這樣就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教學方法,將運動技能的某個技術動作貫穿整節課,且緊緊圍繞培養運動技能這一核心目標。
綜上所述,在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中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
間和空間,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讓學生能自主體驗、合作交流、探究式學習運動技能。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實踐,客觀分析與審視運動技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用新課程理念去指導體育課堂教
學實踐,更好地促進體育課堂教學中運動技能教學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解四海.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J].群文天地,2012(18).
[2]鄧小英.淺談體育課的有效教學[J].江西教育,2011(Z6).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中市外國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