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課是教學“六認真”工作中的一項內容,但目前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對它都不是很重視。事實上聽課應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劑,它應與教師的反思、教研緊密結合,是教師接受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教師;聽課;成長
聽課是教學“六認真”工作中的一項內容,是教師教學研究和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目前各類聽課活動已成為一種走過場的形式而已,并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我覺得聽課對青年教師而言應是其成長過程中的助推劑,對中老年教師而言則是其經久不衰的法寶。下面談談我對聽課的一些感想。
一、現狀
1.教育主管部門既重視又有所疏忽
重視表現為一方面在對“六認真”的常規要求中規定“經常開展教師互相聽課和相應的評課活動,每學期聽課應不少于20節”,并強調不能完成聽課數量的視為“六認真”工作不合格。另一方面在教師每年的繼續教育任務中有明確規定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聽課。疏忽表現在除了規定量以外,沒有質的要求。
2.教師很不重視
他們認為備課、上課才是一個教師的基本功,聽課可有可無。所以大部分老師就把聽課當成一個任務來完成,只為完成學校布置的數量而去聽課。聽課時非常不專心,講話、批作業、玩手機的應有盡有,更有甚者,學校安排聽課不參加而采用抄的辦法。長此以往養成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風氣,對教師的成長沒有任何推動作用。由于長期的不重視,所以我們有些教師不會聽課,且不說是本校教師的互相聽課,就是市級骨干教師的展示課、示范課也覺得沒什么好聽,不過如此而已。我覺得從教師發展的角度看這是很可悲的事情。
二、思考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現象,主要是因為對聽課所能起到的作用沒有正確認識。從學校的教務處來說也沒能很好地領會上級主管部門的精神,開學時對聽課作一規定,期中或學期結束時檢查一下是否完成了規定的量,這樣教師們就只從量上來完成。所以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況,要求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思考如何來轉變教師的觀念,要讓教師認識到聽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首先要從觀念上改變。要讓教師認識到聽課對于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對于課堂效率的提高都會有很大幫助。事實上會不會聽課對一個教師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它應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如果一個學校的教學研究氛圍好的話,聽課應成為教師們爭相參加的一項活動,那么這個學校的教學研究氣氛一定很好,其教育教學質量也一定是上乘的。
三、對策
1.聽課與反思相結合
作為教師首先要更新一個觀念,即聽課不是為完成任務而聽,而是為取他人之長而聽。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是抱著學習的心理走進教室聽課的,不管是聽本校教師還是外校教師、普通教師還是骨干教師、同學科還是其他學科教師的課,一定會有所得的,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可取之處,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問題在于你能否發現別人身上的可取之處。所以我覺得教師聽課應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抱著虛懷若谷的態度。我們走進教室要既聽且看,仔細捕捉教者的語言表情,記下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同學科的教師可詳細記錄其教法學法的設計、對重難點的突破、對知識點講解的切入、對章節知識框架的構建、對細節的處理等等。不同學科的課許多教師認為聽不懂,其實不然,聽不懂的可能是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而課堂教學的要求大體是相通的,盡管我們不能從內容上去深入學習,但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課堂氛圍的營造、課堂節奏的控制等,還是有很多可學之處的。
教師的成長是一個較為復雜、漫長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具有反思意識與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反思,教師能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理性地認識,從而幫助他們形成個性化的獨特的教學方法。一個成功的教師是善于在自己和別人的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并將這些問題作為分析與反思的對象,研究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解決這些問題的種種途徑,使自己在這種不斷反思中得到發展。每一個教師要善于帶著問題走進教室聽課,對于開課教師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去探究,從而審視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找出更好的策略來解決所存在的教學問題。反思是從觀察開始的,沒有觀察反思就無從談起,教師要善于細致、敏銳地觀察教學現象,特別要善于從別人習以為常的現象中找到閃光點。反思別人的教學行為和借助別人的思考和判斷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作為學校主管教學的教務處在開學時就應明確教師聽課的具體要求,在“六認真”檢查時,應著重檢查聽課的反思,以聽課反思的質量作為完成聽課任務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樣能很好地督促教師去認真的聽課和反思。
2.聽課與教研活動相結合
校內聽課后必評。參與評課能引導教師從多角度看一節課,某種程度上可以講評課比聽課更重要。許多青年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聽課后還不會評課,我覺得他們首先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學習教育專著或教育專刊上關于好課的標準,了解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算是一節好課,二是多參加評課交流活動,學習其他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認識。評課活動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青年教師參加這樣的評課活動更多地應成為不同觀點的傾聽者、各種信息的捕捉者,最后結合自己的學生實際,成為眾多信息的整合者,聽課往往會成為青年教師成長道路上的一條捷徑。在多媒體技術發達的今天,網絡教研也為我們教師營造了一種新的學習平臺。它包括官方網站的論壇討論、課例交流、教育博客等,我覺得最實用的還是我們市級同學科教師的QQ交流群,它是一個很好的區域教學教研活動的平臺,解決了教師因時間、地點的限制而不能進行教研活動的難題,達到跨區域資源共享和互補的功效。
富有經驗的教師會覺得課聽來聽去就是這樣,有的教師說自己學校的教師每年都開課聽課,不聽也知道是什么樣子。其實不然,我覺得每堂課都有每堂課的精彩。一個善于學習的教師不會因為自己是老教師而忽視聽課,在聽課過程中能學到許多與時俱進的東西,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教師年紀不大就會被學生淘汰而有些年紀較大的教師依然受到學生歡迎的原因。
現在上級主管部門對教師的培訓很重視,各級各類的培訓較多,但不是每個教師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培訓,所以選派教師時學校就應明確要求,要讓他們把所學的東西帶回來共享。許多培訓往往是有專家講座同時配有骨干教師的示范課,這樣的安排意在使受培訓教師能學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內容,外出學習回來后要把聽到的新的理念傳達到自己教研組,做到資源共享,那么在培訓期間教師必定會在學習聽課的過程中用心去記、去思考。
3.聽課與提高課堂效率相結合
在每次聽課后要把聽到的精彩之處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并把它應用于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才是學以致用,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好途徑。現在我們要求構建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特別要求教師聚集課堂,聽課是聚集別人的課堂,結果是要在此后再聚集自己的課堂。同學科的教師在聽課前自己先對課的內容進行研究,聽課時關注課堂的結構、重難點的突破,聽課時找差距,找自己的不足,在自己上課時加以改進。對于有機會到外面去聽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展示課,那么一定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要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骨干教師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聽課時全神貫注地捕捉有用的信息,記下每個教學環節和方法,學習其課堂語言的組織、教學細節的處理、學生能力的調動培養、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特別是課堂駕馭的能力。教師的生命、精彩都體現在課堂上,那么我們就應該學習先輩、帶頭人他們是如何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精彩的。學習后結合自己的學生和課堂教學加以運用,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從而切實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
作為一個教育者,聽課視野不應只局限于一節課,而應超越課堂。將課堂上的所聽所思整理成文,我想教師們所得到的收獲不僅是一篇反思的論文而更多的應是課堂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江蘇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精神的理性回歸[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2]呂洪波.教師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正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