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數學老師應該多一份責任與愛心,為學生創造和諧、生動、寬松的成長環境,在教會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不僅重視孩子知識水平的提高,也教給其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愛心;細節;表揚;表率
作為一個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不僅要培育學生成材,而且要培養學生成人。在培養學生的階段性上,低年級教師與其他各階段的教師有所不同,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更要多一份責任與愛心,為學生創造和諧、生動、寬松的成長環境。我是一個低年級數學教師,在教會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我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不僅重視孩子知識水平的提高,也教給他們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阿
一、關注生活細節,培養良好習慣
學校生活,要求孩子們樹立嚴格的集體和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經過反復訓練,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從開學起,我便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后,進行反復訓練,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并讓他示范給大家看。有的同學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復,直到做好為止,不能因為錯了一次而批評,應真誠地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去做好。
二、堅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對低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教育,僅憑單純的講道理是不行的,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哪怕是最頑皮好動的孩子一聽講故事,馬上就會安靜下來。我就抓住了學生好奇的這一心理特征,常常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為了培養學生勤奮學習的習慣,我給他們講“聞雞起舞”的故事,使他們懂得學習應該勤奮、刻苦。孩子在上課時不愛動腦,我給他們講“應聲蟲”的故事,告訴他們人應該有自己的思想,要自己動腦,不做“應聲蟲”。孩子們在一起學習,難免有吵鬧、打架的現象發生,為了培養孩子們團結友愛的精神,我根據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經驗,把以前帶過的班內發生的具體事例編成小故事,講給學生。孩子們在一個個輕松愉快的故事氛圍中受到了影響和教育。
三、聯系實際,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聯系班內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進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個別學生對別人的東西(彩筆、鉛筆等)較感興趣,趁別人不注意時,就順手牽羊。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給他們講講,然后說,有的同學可能錯裝了別人的東西,在自己的書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裝錯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師這兒來,結果有個同學紅著臉交上來了,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是故意的,請老師和同學們原諒!”這時,我帶頭鼓起掌來。最后讓大家討論,都說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并且拾到東西要交公。通過這一事例,學生們辨明了是非,自這次班會活動之后,班內拾物交公的學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揚為主
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就會收到好的效果。我經常在課堂上這樣說“老師看見這一行同學坐得最端正!”“看×××,他不但坐得端正,桌子上也收拾得整整齊齊。”“×××同學對老師剛才講過的知識運用得很好,他真是個好孩子。”聽了老師的表揚,被表揚的孩子會更樂于表現,其他學生也會效仿,教室里一下子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低年級的學生模仿性很強,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也會用兒童獨特的眼光觀察老師的每一個細節。記得我剛接一個班時,第一次進教室和學生見面,就有一個小女孩興沖沖地跑過來對我說:“老師,你的蘋果咬掉了一口。”一句話說得我有點摸不著頭腦,經詢問才知道她是說我穿的T恤上的蘋果圖案——衣服穿了這么久,我都沒注意到這個蘋果圖案有個缺口。直到兩年后的教師節,孩子在送給我的賀卡上還寫道:“敬愛的王老師,祝您節日快樂!你的蘋果被咬掉了一口!”孩子的話讓我深受感動,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呀,每個孩子都像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一樣,是有缺點的,我們作為老師應該正確對待這一個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我們也經常會聽到孩子這樣說“老師,我看見你這樣做了,我也就學著你做了”“老師,你為什么要這么做?我能不能像你這樣”,聽了孩子天真的話語,我在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語言;要求學生要愛護環境,我就帶頭做好環保工作。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沉甸甸的情感。
(作者單位 甘肅省臨洮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