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快樂學習就是把學習當成自己的愛好或者一種樂趣。把壓力變成動力,不要當成煎熬、受罪。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學就踏踏實實地學,這樣學習才能更快樂。
關鍵詞:高效;快樂;效率;學習
很多古訓告訴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頭懸梁,錐刺股。”“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這樣的思想,從來沒有過質疑,認定學習是痛苦的。現在,我們又用這樣的想法去教育學生。但它確實是正確的嗎?
在班級中,我們會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越是那些成績特別突出的學生,學得越輕松。他們能迅速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還能涉獵許多課外知識。而有些成績差的學生,他們學得很累。我曾問過班級中的尖子生:“每天坐在教室中學習會不會覺得很苦很累?”他們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不覺得苦累,反而會因為經常被老師夸獎而感到開心。”他們每天輕輕松松地上學,在學習的時候會很快進入狀態。科學研究顯示,當一個人快樂學習的時候,大腦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腦內嗎啡呔,它能讓人體感覺舒適,其程度超過天然嗎啡的10倍,能刺激大腦細胞大量分泌記憶物質。而一個人懷著痛苦的心情去學習的時候,大腦會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三種元素也有三個功能,能讓人肌肉緊繃,讓人心跳加快,讓人血管收縮。這些物質使大腦細胞處于抑制狀態,所以就會出現明明學習了很長時間,卻收效甚微,并沒有真正掌握多少知識的情況。試想,一個人很痛恨學習,卻又不得不坐在座位上吃苦時,他內心一定是極其痛苦和煎熬的。帶著這樣的情緒,怎么能夠感到快樂,又怎么會愛上學習呢?
學習是人類的天性。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學生討厭學習呢?
在這個獨生子女的時代,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而事實上在學習中由于自己能力的限制,并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得比別人好,走在別人的前面,這樣自身就產生一種無名的失落感,導致自信心的下降。對學習的興趣也一步步地散失,進而導致厭學這種惡果。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知道了這個道理之后,你還會不問緣由,對那些上課不能集中精力、經常做小動作、開小差的學生橫加指責嗎?你還會不厭其煩地去要求那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完成他不愿完成的學習任務嗎?一切都要從興趣出發,積極地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多一些理解、關心、溝通、愛護,少一點指責、批評、要求、埋怨,讓學生喜歡教師,喜歡學習。所以,從今天開始,轉變你的學習態度,讓你的學生熱愛學習!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