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分析了初中數學學困生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現、形成原因,提出了疏導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數學學習;疏導方法
“數學不應被想象為一種費解而又違背常識的東西。實際上,數學正是常識的精微化。”由于數學是常識的精微化,因而它具有系統性強、抽象程度高、邏輯推理嚴密的特點。同時教材的編寫,教師的授課絕大部分都脫離實際,很少從常識出發或貼近常識。這樣就容易形成數學難學,要學好數學就更難的假象,使不少學生望而生畏,產生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給教與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本文就初中數學學困生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現、形成原因及疏導方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1.主要表現
1.1課前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
由于在數學學習中這部分學生失敗總是多于成功,因此,對數學課總是缺乏熱情,課前根本不作預習,甚至對數學課的內容根本就沒有做好接受的心理準備,表現為上不上數學課都無所謂。
1.2課上精力不集中,無精打采
當初是想聽而聽不進,或不易聽懂,繼而精力無法集中,極易走神,若教師管得緊,則目光呆滯,無精打采,靜坐無語;若教師只顧講課,則或看課外書,或做小動作,或做其他作業,若被教師提問,即使很簡單的問題也不敢回答,生怕答錯后受到教師責備或遭 到同學哄笑。
1.3作業應付了事
即使會做的習題,也不愿自己親自做,怕動腦,怕做錯,拿別人現成的作業抄襲了事,常常發生照抄抄錯的笑話,有時抄別人的作業時,甚至覺得別人做得不對,但卻不相信自己,寧愿照抄別人錯誤的結果,也不肯獨立完成,每到考試根本就不想獨立思考,總是想偷看別人的答案。
1.4封閉自我,自卑又特自尊
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女生身上,自己看不起自己,總認為別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在同學、教師面前抬不起頭來,但她們又特自尊,唯恐別人的批評、嘲諷,有時教師在課堂上的一些善意的批評,總認為是針對自己的,感到自慚形穢,甚至一直記恨在心,有時做作業時同學們一些善意的幫助,她們也認為是嘲諷自己,從而形成心理封閉,拒絕與他人交往,平時不懂的地方根本就不想請教別人或得到他人的幫助。
2.形成原因
2.1外部環境的消極影響
進入初中后,數學知識不但在容量上劇增,而且數學語言的抽象程度上也發生了突變,思維方式也由感性漸少,理性層次漸高,直觀性漸弱等等,這些使初中階段的數學比小學具有更大的難度,有些學生在未進初中時就聽人講初中數學難學,進入初中時,就背上了心理包袱,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抑制了學好初中數學的自信心,影響了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能力的發揮。
2.2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在數學學習中,哪怕一次小測驗的失敗都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而目前有些中學的教師(甚至重點中學)過分強調應試教育,對學習內容隨意拓寬加深,在習題上搞題海戰術,課堂上講課容量大,留給學生的思維時間少,空間小,形成學習上的被動,考試頻繁,學生來不及鞏固復習,從而造成過多的低分刺激,使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喪失殆盡。
3.疏導方法
3.1加強心理輔導,消除心理壓力
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的自卑心理,本質上是不健康的心理現
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有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原因和心理脆弱的內部因素的原因。很多學生心理上對數學學習存在著不健康的因素,現在大學里提倡設立心理咨詢室,而中小學里沒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尤其各任課教師要能勝任各學科的心理輔導工作,從學生的
心理和生理上等各個方面消除不良因素,使學生的各方面都能得
到健康的發展。
3.2貫徹教育理論,加強教材建設
根據數學教學大綱,我們的教學方法要采用適合學生實際的
方法:采用多媒體、視頻等現代教學手段,對數學教學材料的結構調整、材料的展示及知識的形成過程,能夠讓各層次的學生了解到更多,然后縮小優秀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距。例如,作業最好的設置和問題選擇,通過多媒體,視頻工作使得優秀生和學困生都有收獲。高一開始,尤其要注意“增強”的工作,試圖讓所有的學生回
到同一起跑線上,這會自然而然地消除差距,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3.3將知識具體化和通俗化,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
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面對所有的學生,具體到每個人都能夠理解抽象的知識,使用常見的事物作比喻,以適應學生的整體水平,不是要用一個抽象的知識來解釋另一個抽象的知識。例如,在幾何教學中,添加模型和手工操作,提高運用語言的解釋和親手畫出圖形,最后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的分析論證,從而形成一個數學定理。在代數的教學中,對一般的算法、具體的數的運算,給出了字母,論證和模式多,別忘了向量表示,說函數不忘其背景和不要忘記練習,說方程聯系問題。特別是在幫助學困生時要和他們共同實踐,使他們從感性認識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自然而然地獲得成就感。
注:本文系江蘇省如皋市“十二五”規劃課題《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與轉化對策的個案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