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理論上的思考和實踐上的探索,指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社會實踐活動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學校從思想政治學科背景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活動情境,在教師指導下,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服務社會,了解社會的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深化,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方式,是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認知,在生活中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
1.拓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空間,彌補課堂教學不足
單純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將教學目標內化為個人認知,而社會實踐活動從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發,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感知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思想政治教學“知行”轉化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把學生在實踐中的感受豐富到課堂教學中,實現政治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2.提升道德情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志愿者、人大代表、形象大使等。他們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通過學生個體的獨特體驗,學生獲得深刻的自尊感、成就感、滿足感,感受道德給他帶來的尊嚴、榮譽和幸福,使學生由衷地接受道德,把道德要求與個體情感融為一體,將道德情感內化為自身需要,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3.開拓眼界挖掘潛能,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在社會實踐中,學生自覺學習、掌握服務的相關知識技能,自己收集一手資料,自主探究、分析解決問題。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創新思考能力,不斷開闊學生眼界,磨礪意志品質,挖掘學生潛能,增強學生自信,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形式
1.社會調查類活動
這類實踐活動注重引發學生對社會現象、社會環境的關注。在教學中,我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發展需要選擇適宜課題,安排了
“網絡對中學生生活影響的現狀分析”“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現狀與分析”“市區空氣污染情況及分析”“中學生消費現狀及分析”等內容。大家在收集資料、交流探究、尋求解決對策的過程中,既鞏固了教學內容、豐富了學習經驗,又激發了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的興趣。
2.生活體驗式活動
這類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體驗式參與。例如,組織學生到工廠、社區、田間參加勞動服務;組織學生走進敬老院、走進貧困家庭擔任志愿者、義工;組織學生遠足、踏青等活動。通過讓學生體驗不同的社會生活,開闊眼界,豐富知識經驗,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
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
1.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學校、家長、學生往往以教學、升學、安全等借口擠占實踐活動時間,或對實踐活動敷衍了事,尚需我們改變觀念,提高認識。
2.明確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實踐活動作為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延伸,必須為教學和學生發展服務。任何一次活動前,教師都應該認真分析學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方案;活動中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活動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評價他人的行為,并對典型人和事進行表揚和肯定。
3.尊重學生發展提出不同要求
教育就是要在尊重學生自主發展的基礎上,把每個人的潛能
發揮出來。在政治課社會實踐活動中我依據學生的發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種是以班級為單位要求大家必須完成的。如,勞動鍛煉、值周活動、遠足等。第二種是學生可自由選擇的社會實踐活動。如,人物專訪、專題社會調查、勤工儉學、領養綠地、科普法制宣傳、公益勞動、義工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項目。
4.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1)要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確定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活動。例如,我針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作專題調查,提出自己的建議,然后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驗證修正建議。
(2)要挖掘當地、本校的資源和題材。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塊教學中,開展“石油文化”課題研究。對油田的發展史、油田特色文化等內容,進行調查采訪、實地考察、匯報交流。既鞏固了課本知識、鍛煉了學生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作為石油后代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總之,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書本與生活、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踐行、在踐行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江漢油田教育集團廣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