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承載著學生個性發展的重任。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個性化的課堂氛圍,需要人們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個性化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發展學生個性要承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收獲成長,才能為社會提供創新人才。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給予更多的正能量,培養出更多獨具特色的品格、素養和行為習慣的學生,體現語文的工具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發展;個性
語文教學的重任,是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個性化的人才。所謂個性,在心理學中的解釋是:一個區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顯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性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馬卡連柯說:“我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可能多地要求一個人,也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睈勰苍f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人是一切活動和一切關系的主體,教育亦然。成功的教育就是尊重個性的教育,發展個性的教育,語文教學就必須根植于這個理念中。
一、個性化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個性化”趨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個性是一筆最可貴的生命財富,個性孕育了創新,一個尊重人的個性發展的社會才能人才輩出。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你孩子的世界不會與從前一樣,他們的未來依賴于他們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選擇,不斷學習不斷適應的能力?!毙抡n標強調“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全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只有這樣,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帶有獨具品格、素養和行為習慣。
二、語文教學的個性化是學生個性化形成的重要前提
1.語文教學承載個性發展的重要性
語文是人類思想交際的重要工具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興趣、靈感參與課堂交流,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了靈性、生成性和豐富性。只有在語文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個體的獨特感受,才能促使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品質的形成,才能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2.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個性化的氛圍
在教學中,施教者要有充分的個性自由,要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師才敢于大膽地解讀文本、創造性地指導學生閱讀、寫作等,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思想、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作為受教者,學生是教學實踐的主體,是享有獨立人格和鮮活個性的生命個體。我們要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尊重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體驗與創造性的理解,鼓勵學生的多元解讀??傊袀€性的學生離開有個性的教師,個性發展就無從談起。
三、學生個性化培養的課堂收獲
1.承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人人都有個性,每個人的個性都各不相同。我們面對學生,不能以學習成績好壞定終生,因為初中教育只是人發展的起始階段、人生的序幕,人的充分發展有待以后來展現,人生的高峰還在后
面。作為教師,應逐步樹立學生的信心,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確立學生的長遠發展觀。
2.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
語文課堂應該是教師引領學生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并使這種對話逐步深化、細化的過程。只有教師適時地“導”,學生的認識才能深入,才能獲得正確的思想啟迪。
在某些教師的眼中,只有規規矩矩的學生才是好學生,那些愛問好動的學生有時甚至受到斥責,使本應生動活潑的教育變得死氣沉沉,原來充滿天真、奇思異想的學生變得墨守成規。人只有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調動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善待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達不同的觀點。
3.在課堂中滲透個性
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參與選擇,自我表現,主動發展。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逐步減少強制性和劃一性,增強開放性和選擇性,為學生思考、探究、發現、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將來才會有選擇地學習,才能在自主學習中體現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當規定學生用什么方法,而是要給學生自主選擇學法的自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覺選擇,鼓勵他們運用自己認為有效的方法學習,以不斷優化學法,提高效率,同時培養學生的選擇能力。
4.課外實踐中形成個性
有一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來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記得住且學得好。這是強調學以致用,勇于實踐的重要性。為此要注重實踐訓練。實踐證明,學生完全可以獨立地去完成適合自己生活的作業,且這些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效果,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錘煉獨特的教學個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語文教師能從課堂點滴出發,結合課內外,考慮學生個體,給予學生的個性發展更多的正能量,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擁有獨具特色的品格、素養和行為習慣,為學生健康地走向社會,在各自的崗位上展現良好的個性角色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廣東惠州博羅縣石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