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要特別重視對學困生的幫助和關愛。為了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教師應正確對待學困生,真心地關愛這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學困生;人格;生活;行為習慣;學習;關愛
所謂學困生,就是一般覺悟較低,是非觀念模糊,缺乏上進心,也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因而,他們經常犯各種錯誤。他們受社會不良因素影響,精力不放在學習上,整日想的是吃、喝、玩、樂,喜歡結伙滋事,尋求刺激,他們是班級的不安定因素。有些學生對老師的教育,持拒斥態度,被視為“屢教不改”。如何轉變學困生,是班主任的一項艱巨任務,那我們就要真心地關愛這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如果你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也就結束了。”在當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時候,重視對學困生的幫助和關愛尤為重要。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如何關愛學困生。
一、人格上關愛
有的學困生可能是班級原因引起的,那么我們應該在班集體中多關愛他們。有些學生始終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老師把他們當作班級的負擔,同學把他們當作班級的“累贅”,甚至還取一些難聽的綽號,那么他們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對同學充滿了仇恨,對班主任充滿了憤恨,對班級管理唯恐天下不亂。我們班主任要深入班級了解這部分學生,從人格上予以關愛,不讓同學起綽號,不要譏笑他們。
二、生活上關愛
有的學困生可能是家庭原因引起的,那么我們應在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愛。我擔任過十多年的班主任,在此期間有一位叫劉路(化名)的學生是我班的學困生,經常遲到、早退、打架、頂撞老師。我找他多次談心最后得知他父母離異,雙方都不愿意出錢供他讀書,他認為天底下沒有人愛他,他讀書的錢是70多歲的爺爺靠種幾畝地來供養。我了解這情況以后,幫助他申請貧困生助學金(每年2000元),同時組織學生捐款,我自己每月捐100元,幫他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從此,他在我班以另外一種面貌出現,回到班級集體中來,從此不再有違紀違規現象,并且考取了湖北工學院。
三、行為習慣上關愛
有的學困生可能是行為習慣引起的,那么我們應在行為習慣
上關愛。我班現在有一位叫王超(化名)的學生,他在家中排行第四,前面三個是姐姐,在家中什么事都讓著他,他把這種習慣帶到班級中來,坐沒坐像,好吃,不勤儉節約,與同學交往總是要占上風,在班級中沒有同學喜歡他。我知識這種情況后找他談話,幫助他認識錯誤,讓他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團結友愛的習慣,自我教育的習慣,中間出現了許多反復的不良習慣,最后他的這些不良習慣還是改掉了,對于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班主任要有耐心,因為學困生的心理發展不平衡,思想不穩定,意志不堅強,轉化工作決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四、學習上關愛
有的學困生可能是學習引起的,那么我們應在學習上多關愛。學困生學習上不能獨立思考,不能獨立完成作業,要交作業只能是抄襲他人的,久而久之,成績一落千丈。班主任要幫助學困生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要求學困生提前預習功課,善于發現問題,做好預習筆記;課堂上認真聽講,主動思考,大膽質疑,積極回答問題,做好課堂練習;獨立按時完成作業,做好課后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開始,學困生可能面子上有點不好意識,不能大膽地問,那么班主任要主動接近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感到老師就是他們的朋友,是關心、愛護自己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愛一個人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為他們的幸福而高興,為使他們能夠更幸福而去做要做的一切,并從這當中得到快樂。”關愛,是打開學生感情大門的鑰匙。班主任只要能從人格、生活、行為習慣、學習上關愛學困生,我相信一定能轉變學困生的。
(作者單位 湖北省監利縣柘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