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有三大模塊,一是基礎知識,二是現代文閱讀,三是作文。其中,作文在升學考試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關注。主要探究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的幾點有效策略,希望可以給廣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策略
很多小學生不會寫作文,不愿寫作文,一方面是由于作文完成的時間較長,學生沒有興趣,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寫作素材,無法創作高質量的文章。學生缺少寫作積累成為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瓶頸,因此,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指導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一、注重課本知識的積累
新課程理念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重視文本,使作文教學回歸教材。很多課文中出現的好詞好句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時的素材。比如,小學生喜歡用成語,就可以讓他們多積累實用性的成語,寫景物類的文章時,可以積累有關四季的成語,如,春意盎然、秋高氣爽、白雪皚皚等;寫人物時,就可以積累描寫外貌和性格的成語,如,和藹可親、風度翩翩、文質彬彬等;寫事件時,就要積累描寫心情的成語,如,記憶猶新、興致勃勃、喜笑顏開等。這些成語都會在平時的課文學習中講到,書后詞匯部分也會有所涉及,學生要牢記這些詞語,運用到寫作中去。再如,書本上的名人名言,學生也可以引用到作文中去,像毛澤東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學生就可以在一些作文的結尾處提到。
二、堅持每天寫日記
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寫日記是積累169de126cb089c7c61e651233e5188f3素材最原始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日記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學校、家庭、社會上的所見所感描述下來,達到練筆的目的。筆者在所在的班級進行了“百字新事”的作文教學模式,即讓學生用一百字左右的文字,將每天發生的有意思或者有意義的事記錄下來,培養寫作的興趣,從而愿意寫作文,并減少了寫作文的時間,避免構思過久影響效率。比如,對于每學期的開學典禮,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描寫開學時的感受,與久違一個假期的同學相互交流,用心去寫當時的情景。泉水積少成多才會匯聚成河,因此,通過日記可以逐漸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培養做讀書筆記與摘抄的習慣
小學生比較貪玩,不善于對知識進行總結,作文也是如此。對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興趣,多讀書、讀好書,以此豐富頭腦,積累寫作素材。首先,教師可以用激勵法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閱讀得越多,得到的獎勵也就越豐富。比如,筆者會根據學生每周的閱讀量,采取不同的獎勵方式,表現優異者會得到小禮品作為獎勵。其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做好對應的讀書筆記,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不知不覺就會鍛煉寫作能力。再次,還要摘抄優美的語句,比如,氣勢龐大的排比句,按照其模式仿寫幾個句子,從而掌握其中的用法,運用到寫作中去,為文章添光加彩。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評價,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努力寫好作文。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不斷探索積累素材的方法,才能使作文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努力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并準確運用到具體的寫作中去,只有這樣,才會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柳.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
[2]陳培選.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海縣黃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