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行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使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覺得英語的學習都是老師要學生學習,學生處于“要我學”的狀態,這種狀態必須改變,必須讓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任務型教學法使英語教學從關注教材轉變為關注學生,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從注重語言本身轉變為注重語言的習得與運用。從任務型教學的定義、教學步驟及實施任務型教學法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三個方面對任務型教學如何使學生從“要我學”的狀態改變成“我要學”的狀態進行詳盡的闡述。
關鍵詞:要我學;我要學;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
目前流行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強調講授、練習和運用,這種英語教育使很多初中生覺得英語的學習就是單詞、詞組和句子的讀與背。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覺得英語的學習都是老師要學生學習,學生處于“要我學”的狀態,這種狀態不能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不利于調動師生雙方,特別是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能體現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因此,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必須把學生從“要我學”的狀態變為“我要學”的狀態。我國教育部2001年秋季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也明確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一、任務型教學的定義
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任務為核心,計劃、組織和實施第二語言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任務型教學認為:“有效的語言學習不是傳授性的,而是經歷性的。”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場所,它是一個相互影響與交流的過程。只有讓學生在聽課的同時有任務可做,在做中學,才能真正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能使學生樂學、好學,并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明確任務的前提下,以結對、小組、大組等合作學習方式來完成任務,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
二、任務型教學的教學步驟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步驟應由以下三個階段組成:
1.前任務階段
前任務階段是一個既基礎又重要的階段。對初中英語課來說,由于每個單元涉及一個話題,如星座、顏色、青少年問題、電視節目、電影等,因此前任務階段是每一個單元的開端,是教師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引入這一單元所學內容的一個準備。在這一階段,教師可采用問題導入或熱身活動來進行實際操作,可以通過猜詞、繞口令,根據提示詞做動作,列舉與所學話題相關的詞匯;也可以通過欣賞歌曲、觀看影視片段來讓學生對整個單元即將學習的話題做一個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所學話題進行調查或討論,如學習“teenage problems ”單元時,可以布置學生在周末時調查全班學生的問題,還可以在網上搜相關的信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和鞏固已掌握的詞匯和句子,拓展與主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子。與此同時,教師應讓學生對課文中的生詞、重要的短語和重點句、難點句進行標注、討論,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掃除閱讀上的障礙。這一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教師可指出其中比較普遍和典型的問題加以講解、糾正。
2.中任務階段
這一環節是任務的開展和執行階段,該階段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現由語言形式到語言運用轉變的階段。教師應下大工夫在活化教材上,為學生創設交際情境,鼓勵全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交際,積極參與交際活動,爭取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這一階段對教師提出較高要求,教師必須花很多時間對任務的主題、類型、時間、難易及學生的需求等進行精心的準備和規劃。中任務階段是整個任務型教學的關鍵階段,該階段能夠充分體現英語課堂的“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精神。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用英語參與任務,勻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完成任務。在整個教學中,教師最好提供一些完成任務所需的關鍵短語和句型,以保證交流的順利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在該階段中,教師應多關注學生語言的意義,少關注語言的形式,也就是教師應多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開口說、是否愿意開口說,而不是關注學生是否說錯。因為任務型教學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能一發現學生的表達錯誤就加以更正,否則學生用英語交流時會產生焦慮,更為糟糕的是出現學生不愿意開口的情況。學生只有在最佳的情感條件下才會產生真正的習得,并且所學不易遺忘。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盡量為學生創設一個既寬松又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滿自信和心情舒暢,把他們的焦慮感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中任務階段要根據前任務階段的情況,可以設計pair work, group work, debate, role play, survey, interview等形式來完成這一階段的活動,以激發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興趣,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
3.后任務階段
后任務階段是語言點的分析、鞏固和練習階段。教師要將語言的意義轉到語言的形式上來,將任務開展中的一些重要語言結構再次展示給學生,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詞匯和了解英語中的固定搭配、句法,引起學生對這些關鍵詞匯、固定搭配和結構的注意,然后教師應提供學生練習與語言點相關的任務,以鞏固重要語言點的用法和促進學生系統性的語言發展。對任務開展中出現的錯誤的語言表達進行分析和操練,進而強化學生的交際意識,幫助學生達到英語表達的流暢性和準確性,從而實現“從錯誤中學”的目的。但是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出了課堂就進入了廣大的漢語世界,英語學習環境就難以保證。所以,教師要布置幫助學生加強課外英語實踐活動的任務,營造課外英語學習的氛圍。
三、任務型教學法實施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1.應處理好課堂講授與完成任務的關系
任務型教學法的重點在于通過完成任務來大量地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是貫穿任務型教學法的主線。但在實際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只強調任務的重要性,過分強調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而放棄了對課文進行必要的講解的話,會讓學生無法全面地掌握知識重點、難點。因此,教師必須正確處理好課堂講授和完成任務的辯證關系。備課時,首先教師要精心設置好課堂教學任務,避免學生在太過輕松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拖延完成任務的時間;其次教師要認真分析各知識點輕重,對于難以掌握的知識點要詳細地進行講解。課堂的講授和任務的完成絕不是對立的關系,教師應該通過任務的設計來指導學生學習,進而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來完成課堂中的任務。
2.應處理好課堂任務設計難易程度關系
由于語言點和知識點不同,教師所設計的任務難易程度也應不同。太簡單的任務會導致學生敷衍了事,甚至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太困難的任務使學生無法按時并保質保量地完成,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靈活處理任務,增加過于簡單的任務的難度,簡化非常復雜的任務,使任務適于學生完成。在任務開展階段,根據學生對任務難易的口頭及表情上的反映,完善已經設計好的任務,并適時給學生做出必要的提示。只有這樣才能加強任務的可執行性與趣味性,才能讓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完成任務型教學法的要求。
3.應處理好完成任務與質量評估的關系
在任務型教學中,有部分教師曲解了這種教學方法的目標和要求,他們只注重學生語言流利度的訓練,不糾正任務完成階段的錯誤。事實上,教師只有通過評估才能讓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同時評估讓教師對學生的水平有一個整體了解,以及時糾正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在評估中教師應講究評估的技巧,要在不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的前提下糾正學生的錯誤。所以,教師既要肯定學生的進步,又應該通過多種隱形的糾錯方法來實現糾錯的目的。例如,可以重復學生語言表達中的錯誤,以誘導和提示學生,讓學生自我糾正,對于“石化”的語言現象,教師可以直接給出正確答案。
任務型教學法是傳統教學法的升華,使英語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又使英語教學從關注教材轉變為關注學生,它反映了英語教學的目標與功能的轉變,使英語教學從注重語言本身轉變為注重語言的習得與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為教師打開了一扇窗,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新的挑戰,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予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但任何教學方法都存有不足,因此,在應用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需要借鑒和吸收其他教學法的成功之處,不應單純依賴任務型教學法。
參考文獻: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程可拉.任務型外語學習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郭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