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化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排在小學美術教育的首位。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今天,探究小學美術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是每個美術教師必須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創新教育
長期以來,傳統的美術教育一直重視學生的技能技巧,而忽略了他們的創造力。學生的作品能夠充分、自由地表達感受,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有賴于教師在教學中的多樣性、靈活性和科學的方法引領,基于小學美術創新教育談談我的粗淺見解。
一、培養興趣,激發表現欲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一切的內在動力,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
的思維和求知欲望。學生在美術創作中積極自主地去探究都要歸功于興趣的引領。教師要從激發興趣入手,使學生的被動情緒轉化為愉快、積極、自覺的情緒。在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對美術作品感到新奇有趣味,這樣他們才能成為認知的主人。比如,教師可采用圖片欣賞、實物作品展示、故事表演或者游戲引入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這種方式,可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場所,更好地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
二、激發想象,培養創新意識
想象是開啟智慧的大門,藝術創作沒有想象即失去了靈魂。我們在新的課程改革大潮中應樹立新的教育觀,積極探究科學的豐富而靈活的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開拓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教學中,教師可采取故事、游戲、欣賞、交流等方式開啟思維的發散,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課外延伸,提高創造力
美術課堂中的教學并不能完全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要把學習的內容進行課外拓展延伸,引領他們進行綜合性的探究。美術課外活動小組的設立能夠很好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造空間,我們可以以整個活動小組為依托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能力延伸訓練,提高審美素養,在想象和多種表現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創造
能力,加強有針對性的知識延伸,比如,探究帶有抽象意識的想象畫、中國版畫、裝飾畫等,既豐富了美術知識,又在思維上有了創新意識,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在課外延伸活動中得到提升。
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探究,樹立創新觀念,關注學生,為其提供表現探究欲、創造力的機會,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的發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陳鵬鵬.淺談如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小
學教學參考,2010.
(作者單位 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鎮安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