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現行法律明文規定廢除體罰和變相體罰,如我國《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教育法》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钡F在電視、網絡上經常報道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反思。
關鍵詞:體罰;變相體罰;忍耐
2013年3月25日下午,某所小學一個11歲的學生因
違反班規被罰在操場上跑步導致死亡,學校已責成教師寫
檢查,教育局及小學相關負責人已與該學生家屬見面商議賠償問題。2013年4月1日,某市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因為學生調皮,竟用木棍、鐵棍打6名學生,致其中兩名學生受傷住院治療,事發當天,有家長報警,該市公安局隨即介入調查,4月2日,對該教師作出行政拘留15日,做出罰款1000元的處罰。此外,該市教育局已對該教師做出停課處分。對于以上兩起事件,留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太多的思考。面對學生的違紀違規,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應該具備教師必有的素質和修養——忍耐。
學生在學校是受教育的,我們教師應當允許學生犯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在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事件,在我接高二一個班的班主任之前,已經了解到該班有一個
學生,他喜歡挑刺鬧事,總是給教師出難題。一上任,我就宣布了我制訂的“鐵”的紀律和“策略”,并說明我還有許多對付他們的“絕招”,對該學生作了暗示。
第一天上課,平安無事,紀律出奇得好。我布置完第二天的預習,并宣布明天一定會提問,我掃視了一下他,沒有什么“異常”舉動,他還挺認真地記著。第二天的課前提問,進行得很順利,學生踴躍發言,令我很是感動,最后只剩下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想不到卻讓我碰了一個軟釘子。我請該學生回答,特別加重了“請”字的音量,他站起來,翻著白眼,做著怪相望著我,一字不吐,這出乎我的預料。我不愿剛接班主任就在學生面前難堪,又請另一個學生回答,叫他好好聽著,然后復述一遍,哪知他把頭扭向窗外,表現出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態,回答的學生還沒有說完他倒先坐下了,果然是一盞不省油的燈!我被他的異常舉動激怒了,走到他面前,用命令的口氣喊著“你給我站起來!”
學生從我充滿火藥味的語氣里,感到事態的嚴重,教室里的空氣一下凝固了,幾十雙眼睛一齊射向該學生,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了,他并沒有站起來,反而錘打桌子。
在這充滿對立、一觸即發的時刻,我想到了忍耐,我想到了寬恕,我想到了我是教師,我想到了在這一刻我贏了又能說明什么,理智戰勝了感情,我作出了“忍耐”,我語氣緩和下來說“下課后,你到我辦公室來”,然后,我接著上課,下課后,他到辦公室,我對他做了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他最后終于承認了錯誤并保證改正,這不正是我們班主任要的效果嗎?
作為班主任教師,遇到這樣的事,一定要忍耐。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耐是我們教師必備的素質和修養,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才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出版,2008.
[2]劉琦.其實你很棒:走進私立學校.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 湖北省監利縣柘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