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其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課堂授課和聽課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教師的“導入”要導之有方、法有原則。
關鍵詞:導入原則;導入方法;學習趣味
一、課堂導入的原則
1.課堂導入要簡單簡短
課堂導入的時間以3-5分鐘為宜,時間不宜過長,內容也不宜太難,否則導入顯得冗長會影響整節課的進程。導入要在短時間內起到知識聯結作用,要有實效。導入必須為課堂的主體部分服務,不可喧賓奪主。
2.很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學生的知識現狀,教師還要熟知教材
對于導入的設計要能夠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教師必須熟知教材的體系和內容,并充分了解學生當前掌握知識的情況,還需要教師根據所教班級的具體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如,較沉穩班級和較活躍班級的導入設計應有所不同。對于同一個班級來講,課堂導入的方法也要經常變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保持新鮮感。
3.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使他們的學習注意力集中起來
我們在設計導入方法時要充分考慮英語學科的特點和不同年級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特別是要根據學生愛
玩的天性和求新、求異的心理,不斷變換花樣,標新立異。如果課堂導入充滿趣味性學生就會體會到學習是一種精神享受,從而能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學習。
4.課堂導入要起到新課的鋪墊作用,而且應該盡可能多地和本堂課的重難點有關系
可以利用背景知識學習新知的辦法,讓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建立在對英語國家風俗習慣,歷史的學習基礎上,并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還可以利用復習重點句型、詞匯題型的辦法導入新課,從而降低新課難度,提高課堂效率。
5.目的性與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首要前提是必須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不能為了“導入”而“導入新課”。導入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點明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為講授新課作好鋪墊。其次,要有針對性。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施、學生的認知特點等確定不同的導入方法。
總之,導入的設計要靈活多樣,不變的教學內容可設計出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的導入,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更好地推進課堂教育。
二、課堂導入的方法
1.單詞、句型、典型、易混題目優先
特殊練習法,把這些題目放在一節課的黃金時間可以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剛上課精力旺盛,愿意動手動腦研究繁瑣、難度大的題目。
2.懸念導入法
課前可以設計魔術口袋,里面有很多題目和禮物,有難有易,而且還可以設置一些表演和歌唱的簡短的導入。學生會很好奇,注意力也會很集中,能很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回課堂。
3.游戲法和知識結合法
重點難點單詞句型在進行學習時把握句型難—單詞易或單詞難句型易的原則,可把難單詞替換下來,先練句型,后學單詞。比如,我在上七年級英語下冊,Would you like noodles?句型,我把noodles 換成fruit ,并且裝了一些水果(蘋果,香蕉……)在口袋里,鼓勵學生回答,yes,plese.或 No,thanks.以及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以實物鼓勵學生練習這兩個句型,學生學習興趣高漲,效果也非常棒,最后出示面條圖片作對話學生都完成很好。
4.談話法
談話法,可以舒緩學生的情緒,增進師生感情,使課堂更加人文化。自由談話導入法是指在新課內容呈現之前,師生圍繞一個和多個話題,事先叫學生作好就當天所學的新課內容有關的話題進行交談,使這個交談能達到承上啟下、水到渠成的效果。
5.演講法
針對學生的英語實際程度為了使學生能堅持每天說英語并進一步提高口語的能力每天安排同桌兩個同學進行2分鐘的自由交談。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總而言之,“導入”藝術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我們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改進,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我們教學的導入就是好的導入。它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積累成功的教學經驗,同時不斷地查找失敗的原因,不斷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吸取經驗教訓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