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對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課堂閱讀教學很重要。課堂閱讀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對文字作品有一定的自我認知,又要為學生今后自主閱讀積累語言材料;而且還要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播下熱愛閱讀的種子。
關鍵詞:興趣;閱讀教學;閱讀引導
閱讀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閱讀教學最
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特別強調(diào):“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閱讀的樂趣比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可能更重要,因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尤為重要。也就是說低段閱讀教學是教兒童讀書,重在“興趣”,重在“開始”,重在“感性”,重在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兒童在進入小學之前,他們的閱讀活動都是被動接受的,對閱讀材料的認知主要通過聽父母或老師講解,這跟他們的知識儲備有關。進入小學,正式開始了對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對拼音、字詞、句子、段落、篇章等的學習都是在為孩子們?nèi)蘸笞晕覍W習和發(fā)展做準備。我們在課堂閱讀教學中,一要讓學生對文字作品有一定的自我認知;二要為學生今后自主閱讀積累語言材料;三要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播下熱愛閱讀的種子。
一、通過朗讀感知語言的特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感知,在讀書中感悟,在讀書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書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背浞终f明了朗讀在閱讀中的重要性。我們低年級所選課文,內(nèi)容淺顯易懂,篇幅簡短,體裁多為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淺近的古詩等,非常適合學生朗讀。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緩慢,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應把重點放在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上,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激發(fā)學生朗讀的
興趣,使學生逐步感知語言文字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
喜愛。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落實以讀為本的理念,采取靈活多樣的朗讀訓練方式,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先確保每個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課堂上要重視老師的范讀、領讀的作用。聽是學習的第一步,學生對聽到的內(nèi)容往往印象深刻,這跟他們?nèi)雽W前主要根據(jù)“聽”來學習有很大的關系。教師要舍得在“讀正確”上花時間,特別是對生字的字音、易錯讀字的讀音要重點指導,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領悟停頓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克服指讀、頓讀、唱讀及破詞破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通過正確的朗讀來感知文本遣詞用句的
特點。
教學時,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比如,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男女生分讀、師生接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最終達到熟讀成誦,培養(yǎng)語感。學生也能通過誦讀,同文本在鮮活的情景中展開交流,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同作品內(nèi)容統(tǒng)一起來,融為一體,達到身臨其境的境界。
二、通過積累儲備語言材料
“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是新課標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要求,教材所選的文章大多文質(zhì)兼美,充滿童趣,適合學生儲備語言材料。朗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法寶,也是語文學習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其年齡特點,語言材料儲備不會很多,因此在課堂中認真指導學生學習背誦積累優(yōu)秀的語言文字材料尤為重要,也為他們?nèi)蘸笞约洪喿x奠定了基礎。當然,任何一種知識,一種技能的內(nèi)化,必須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練習運用。因此,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自行閱讀與課文配套的
《成長閱讀》上的文章,或者結合學生的年段特點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閱讀文章,讓學生在這樣的“現(xiàn)學現(xiàn)用”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這種遷移性的訓練,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方法及時地加以運用,不僅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三、通過想象交流體驗閱讀的樂趣
閱讀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為他們提供了揮灑自由與
快樂的場合與機會。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能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不要照搬別人的東西。教師應該利用教材為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自覺投入其中,如果學生面對教材無動于衷沒有喜歡閱讀的動力,也就不可能體會閱讀的樂趣。
如,在學習《秋姑娘的信》一課時,在和學生充分讀好課文的基礎上,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一想秋姑娘還會給誰寫信,信中會有些什么內(nèi)容。學生就充分展開想象,“秋姑娘會給太陽公公寫信,累了一個夏天,可以收起一些光芒了?!薄扒锕媚锝o成熟的莊稼們寫信,祝賀它們經(jīng)過努力的成長,終于收獲了?!薄谶@樣的想象中,學生也無疑體驗了創(chuàng)作的樂趣,而這種創(chuàng)作正是基于他們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的。
讀完后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一個文本,每個學生閱讀理解后獲得的樂趣可能不同,帶有個性化的色彩,交流就能使不同的樂趣相互碰撞,激發(fā)和產(chǎn)生更多的樂趣。
在《小松樹和大松樹》一課中,有兩處語言留白,一是大松樹聽到小松樹炫耀之后沒有回答;一是小松樹意識到自己錯了之后低
下頭沒有說話。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充分閱讀上下文的基礎上,讓他們說說此時這兩棵松樹分別會怎么想,怎么做。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經(jīng)驗,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
于永正說:“激趣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我們利用好課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才能使學生樂于閱讀、善于閱讀,并在自覺的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