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作為奮斗在小學一線上的教師更加注重循序漸進式地培養學生,因為他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是延續和光大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后備力量。在此,結合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從小學教育的實際出發,與大家共同探究該課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德育;教育方法
一、成績為輔,素質為主
以前,成績是每個家長都關心的問題;現在,素質是每個老師都關注的重點。成績的多少是以分數來衡量的,素質應該怎么衡量?素質是什么呢?教育家把“素質”這一抽象的名詞解釋為:走出校門學生身上所剩下的東西。我的理解是通過學習后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了靈活的學習策略,擁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看似看不到的東西轉化成了一股強大的正能量——那就是素質。
為此,我提出了“成績為輔,素質為主”的口號,并全面貫徹于日常教學中,積極與家長溝通,深入了解學生心中的想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對待學生方面我一視同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培養策略,積極引導,合理規劃,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在這種前提下學生不僅學到了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全面提升了自身的素質。
二、以德育人,以德服人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這是法國大文豪雨果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作為小學的一名教師,更作為學生靈魂的建筑工程師,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職業情操,才能以德育人,以德服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關心每一位學生,而且我認為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也是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餐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針一線,恒念物力維艱。”時刻發揚我們中國人特有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不斷地培養學生的節儉精神;通過關心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關愛同學、互幫互助的思想品德;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言而有信,勇于承認自己的過失,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教學和德育就像老師的左手和右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三、注重方法,提升質量
每個學生都渴望有好的成績,但是往往事與愿違,當他們的功課亮起了紅燈的時候,我們和家長應該做的不是批評教育,而是深入溝通找出問題的所在,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對我的每一個學生講:成功一定有方法,我們要有信心,如果你老是抱著下山的心態是永遠爬不到山頂的。
我們常說夢想決定信念,信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所以我們要想讓結果變得更好,我們就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夢想。在自己的心目當中,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最終你就會是什么。
我經常給學生講那個對著山谷喊話的孩子的故事。當故事中的孩子對著山谷喊“我討厭你”的時候,山谷也回應“我討厭你”,孩子委屈地回去告訴老師,老師教導他回去喊“我愛你”試試,當孩子喊出這句話后,他被包圍在山谷“我——愛——你……”的回聲之中。孩子笑了,山谷也笑了。這就是教育的真諦——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作為小學教育戰線上的一線班主任,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照亮學生成長的道路,照亮他們以后的前程。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我們作為老師一定要謹記于心的一句話。老師是連接學生、家庭和社會三者之間的紐帶,我們只有得到了學生的信任,走進了學生的內心世界之中,才能真正把握住小學教育的脈搏,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那份愛心和恒心,引領學生走好人生的第一程,使小學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得到全面地升華。
(作者單位 山東省臨朐縣東城教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