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游戲是提高幼兒體能的主要娛樂方式,但是也存在許多安全隱患。這就要求一線幼師不但要規避存在潛在危險的環境,協助他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更要注意對幼兒進行基本的安全行為教育和指導,著重提升幼兒對危險的預見和保護自己的能力。
關鍵詞:體育游戲;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行為習慣;家園配合
體育游戲是提高幼兒體能的主要娛樂方式。幼兒時期孩子們不用學習太多的文化理論知識,他們的主要學習方向是通過游戲增強動靜交替、密度和強度協調搭配等動手實踐能力,發展他們機敏、靈活、協調的動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還小,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尚不完善,這就要求我們注意事事必須安全第一,在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同時也要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具體操作中,我們不但要規避存在潛在危險的環境,協助他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更要注意對幼兒進行基本的安全行為教育和指導,著重提升幼兒對危險的預見和保護自己的能力。鑒于此,筆者聯系教學實踐和幼兒的實際學情,對如何在體育游戲中完善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進行如下探索與研究:
一、構建良好的游戲環境,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時期的孩子充滿好奇心和動手實踐欲,而他們的意識里還沒有完善安全隱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線幼師除了對幼兒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以外,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其次,我們還要教育他們不要打架,不要做傷害其他小朋友的行為,幫他們創設健康的心理環境,讓大家互敬互愛,共同維護良好的班級環境,給自己和其他同學以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培養良好的運動行為,完善自我保護意識
良好的運動和生活習慣是自我保護教育的第一道門檻。如果生活習慣比較邋遢的話,就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比如:系鞋帶經常不牢固的話在運動中就可能出現跌倒摔傷;不遵循游戲及運動規則和秩序的行為很可能導致意外傷害;運動中切不可私帶水果刀等存在安全隱患的物品。總之,為了保證孩子的運動安全,我們應該從他們的生活細節抓起,堅決幫他們改掉一些不良的運動和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防微杜漸,從而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三、認真踐行游戲活動,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作為幼兒教育最常用、幼兒最喜歡也最容易接受的學習和運動形式,體育游戲不但能讓孩子學習知識,鍛煉體魄,同時還可以教育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由于孩子們年歲小,應急反應慢、自控力差,所以經常會出現碰撞的現象。筆者認為這不是壞事,古人云:“吃一塹長一智”,游戲就是生活的模擬,如果不在游戲中讓孩子“吃虧”,可能就不會引起他們的重視。當然,我們一定要把運動器具規整好,讓孩子們即便碰著也不至于疼痛或者受傷,這樣既達到教育目的又不至于損傷幼兒,符合生存法則,可以借鑒。
幼兒園是個小集體,所以開學伊始就必須要求孩子們都能跟上步伐而不至于掉隊,為此我們開展了“跟我走吧……”等游戲活動,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在集體中緊跟老師,走路時不擁擠Cg9z2oGolCNtHNRgqM343aBBix9o2sXVXkYCZJGLk+E=、不推搡,讓大家在集體運動中明白要注意照顧他人的感受,還要隨時注意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迅速躲閃。筆者就曾設置《大風和樹葉》和《搶椅子》等游戲來提高幼兒的反應和躲閃能力;同樣《拉小車》游戲,則讓大家明白要注意車間距,不然發生碰撞誰都走不了,通過路口時要注意紅綠燈,學習“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當然,通過戶外運動我們還要教孩子們防暑防寒的自我保護意識,夏天不要在烈日下玩耍,冬天不要冒著寒風嬉戲。其次,再感興趣的游戲也不能玩太久,以免過度勞累出現損傷。這樣,只有我們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訓練,才能讓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有所提高。
四、切實做好家園溝通,努力形成家園共育
家庭教育也是兒童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做好家長工作,讓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合力,這樣眾力齊心才能完善幼兒安全教育工作。因此,一線幼兒教師首先要跟家長了解幼兒的身體狀況和飲食規律,只有對孩子們的體質有相應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符合對應體質的運動。其次,我們還要向家長宣傳一些關于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如讓孩子記住家庭地址與電話號碼,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任何理由而跟他走。再者,家園共同為孩子打造溫馨的環境,讓幼兒懂得要及時把受到的恐嚇、威脅和誘騙等不安全情況告訴老師或家長,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總之,安全第一。體育游戲中保護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一線幼師需要盡心盡責的重中之重。當然,幼兒也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只靠我們被動的保護和給予是無法充分保障孩子們的健康與安全的,這就要求我們設置有針對性的方案來幫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引導他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學習自我保護方法,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玉青.體育活動中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
[2]何平平.如何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J].新課程(小學),2010(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中央花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