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育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可以讓學生從視、聽覺中去學習并感受歷史,從而再深入地了解歷史,拓寬學生的思維,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多媒體
一、多媒體教學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特征
1.活躍課堂的氛圍
多媒體教學是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的。利用計算機的各種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聽覺、視覺、心理方面的需求,從而可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達到活躍課堂的氛圍,而這種優勢是傳統的教育教學無法代替的。
2.增加教學的內容,節省教師的時間
因為多媒體的課件是可以直接、直觀地放映,很多教學方面的內容都可以展現在屏幕上,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不用再采用傳統的板書形式,節省很多的時間用于完善教學內容并增加教學的實質。
3.拓展歷史的連續性
每一件歷史的事件都與自己的特定背景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每一節歷史課的內容都具有一定的關聯。由此可見,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來拓展歷史知識的關聯性和連續性,通過循環的播放來進行分析、小結、強調等。一方面可以突出歷史整體的連續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突出知識重點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與記憶。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有效地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歷史教學,可以補足傳統教學只靠粉筆和黑板單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缺陷。而對于歷史教學而言,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歷史教學要做到按照教學的規定,對教學課件的制作一定要嚴格,通過多元化的教學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1.素材的選擇要合適
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要選擇可以正確、準確表達歷史信息的、有利于教學目標實現并且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素材。
(1)對于教材的重難點要準確把握,哪些環節是要運用圖片來輔助教學,哪些部分的內容是要用電影或是相應的音頻來幫助學生理解歷史真相,這些情況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2)對于素質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發展情況。不一樣的年齡段的學生認識水平也有所不同,所以素質的選擇要與教學對象的知識水平相適宜。
(3)素材的數量要合適。一些研究表明,多媒體課件中的圖像或是音頻等形象方面的素材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素材過多的話可能會有喧賓奪主的情況,這樣就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可能妨礙學生的思維發展。
2.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教學
要優化多媒體的教學技術就要注重多媒體課件的科學性及實用性。(1)明確的一點就是多媒體教學課件一定要站在教材的基礎上,主題要明確、突出,并且選用的圖形、音頻、電影等等的素材都要圍繞著歷史課堂的教學來設計相關的方案;(2)注意課件的內容要簡單明了,具有具體的實用性,可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3)課件的制作一定要具有相應的技術性(指的是要對與教學有關的圖形、動畫、文字等信息要進行相應的技術處理)。一個好的課件是可以充分發揮其強大的功能的。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還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探索知識的能力,引導其思維的能力以及注意力。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其知識能力的培養。運用計算機來進行輔助的教學,要打破其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地利用多媒體以及網絡的互動技術,讓學生可以自己探索。
三、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性
1.激發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課件非常生動和形象,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提高其學習效率。
2.提高課堂的效率
因為歷史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在其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來增加知識容量,通過對歷史的再現,可以最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真正實現其教學的高效。
3.提高課堂的利用率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在課堂的教學中站在主體地位的是學生,他們學習的意義就在于應用并理解。所以,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發現自我。并且多媒體課件中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可以讓學生感覺到一種超越書本的感受,大大提高課堂的利用率。
綜上所述,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讓中學的歷史教學變得豐富,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中學歷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我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何熙.淺議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0(14).
[2]彭興華.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價值探討[J].文教資料,2010(05).
[3]孫晉營.運用多媒體技術 優化化學課堂教學[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