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初中唱歌課教學實施中面臨著種種挑戰和思考,不少初中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由于社會傳媒的高速發展,加之媒體推波助瀾,使學生對流行音樂更為偏愛,所謂“流行潮”的現象。另外,與教材音樂較大的時間差,使學生對傳統的民歌、民間音樂產生抵觸情緒。面對這一現象,音樂教師應該怎么辦?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培養學生對唱歌課的興趣?這些都是當前音樂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唱歌課;流行音樂;中學生;教材
唱歌課是中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點課型,學生通過該課的學習,一則提高發聲技巧,養成良好的用嗓習慣,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作品;二則通過演唱不同民族、國家優秀的作品可提高音樂感受與評價欣賞的能力;再則通過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參與表演及創作活動,發展音樂表現能力,培養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度,增強集體意識,鍛煉合作及協調能力。
一、唱歌課教學中流行歌曲的引導
目前中學生歌唱興趣的方向與學習現狀使學生對教材中民族歌曲與藝術歌曲缺乏深層次認識與了解,大部分學生偏好于流行唱法和流行歌曲。學生在歌唱實踐活動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在演唱方式上,除了獨唱、表演唱,其他演唱形式學生都很少嘗試,也不太了解。因此,調動學生上唱歌課的積極性是音樂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面對這一現狀,筆者通過觀摩優質課、學科教研、同課異構等學科實踐活動,針對唱歌課教學進行了用流行音樂培養學生唱歌興趣的嘗試。
二、唱歌課教學中運用流行音樂的優勢
1.摒棄傳統練聲方法,提高學生練聲興趣
唱歌課教學中,發聲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傳統的歌唱教學中練聲曲目主要是一些專業的頓音、連音、母音練習。對演唱的氣息、口型、聲音的位置,都用專業術語提出要求。這種專業的訓練對專業院校、合唱隊員可謂是必修課程,可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這些專業化、程式化的發聲練習勢必拉開音樂與學生的距離,枯燥的發聲練習對于提高普通班級學生的演唱技能不會很明顯,因此,練聲曲的選擇可在流行歌曲中找精品。這樣既迎合學生興趣,又達到了練聲的目的。如,舒緩柔情的歌曲,運用不同母音演唱可作為訓練學生氣息流暢、旋律連貫的練聲曲,例如,周杰倫的《菊花臺》、莎拉布萊曼和劉歡的《我和你》等。訓練學生聲音的張力、彈跳力可選用輕快、活潑的流行歌曲,如《甩蔥歌》《童年》等。
2.在唱歌課上引入部分流行歌曲的學習,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判斷一首流行音樂歌曲能否進入課堂,關鍵要看它是否符合以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為目的的音樂教學的要求,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塑造與發展學生的人格品質、氣質修養等非智力因素。流行音樂跟其他音樂形式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各種節奏和聲調變化等表現手法所構建的獨特音調來表現音樂的,通過情感體驗來完成審美活動的過程。學校里面學生大都不喜歡唱學校音樂教材里的歌曲,因此,音樂教育歌唱曲目的選擇既要在流行歌曲中找精品,又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流行歌曲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利用流行音樂搭建其與傳統音樂的橋梁
運用流行音樂來吸引學生固然是好,但是流行歌曲畢竟只是唱歌課教學的一個輔助因素,萬萬不可喧賓奪主,摒棄一切教材上的歌曲,大量地演唱流行歌曲,那樣學生會永遠地看不到傳統音樂、民族音樂的光芒。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做的是利用流行音樂搭建其與傳統音樂的橋梁,讓學生海納百川,喜歡所有的音樂。
例如,講到翻唱問題,我會告訴學生,他們喜歡聽的很多流行歌曲,創作都來源或借鑒于古典音樂。如,蘇慧倫(國語)的《檸檬樹》,原唱來源于德國小城五人樂隊Folls garden的lermon tree,這首歌曲在1996年紅遍歐洲。
由此可見,許多音樂不是作曲家憑空創作出來的,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以此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教材上的音樂,教育學生這些都是藝術家們精心為我們選擇的傳統音樂中的經典之作。
三、流行音樂協助唱歌課教學時遇到的問題
當然任何嘗試都會有兩面性,我在用流行音樂協助唱歌課時,同樣也遇到了問題。在同一時間無法顧全教材歌曲和選材歌曲的學習。學生過于喜愛流行歌曲,而忽視了教材歌曲的學習和賞析。例如,我教授學生八年級第16冊第一單元《綠色家園》中的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時,學生在學唱過程中反應不喜歡這首歌曲,旋律不好聽、節奏過慢。于是我將這節唱歌課教材加入同是環保題材的黑鴨子演唱組演唱的《地球你好嗎》,剛開始是讓學生學唱《給未來一片綠色》,欣賞《地球你好嗎》,后來由于學生喜歡《地球你好嗎》,看他們學唱、演唱欲望濃厚,直接學唱《地球你好嗎》,而省略掉教材中《給未來一片綠色》的學唱。針對不足,我做了如下調整,教材里優秀的歌曲是要讓學生學習和賞析的,可以在拓展時加入同一體裁或題材的流行歌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闊了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
總之,高雅的、主旋律的音樂作品固然是中小學校音樂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但是在這個開放的時代里,許許多多的流行音樂以其別具一格的魅力征服了年輕的一代。作為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對優秀的流行音樂棄而不用的方法是絕不可取的。現在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應當打開門窗,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流行音樂的進入。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注意力應重點放在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上,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努力把傳統教學內容教好、教生動,而不應將教流行音樂當作提高學生興趣的靈丹妙藥,它只能作為補充內容來激發學生上音樂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高涯.引優秀流行音樂,進中學音樂課堂.中國音樂教育,2002(11).
[2]王韶坡.“中學生與流行音樂”言談實錄.中國青年研究,2003(01).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