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寫話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而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以“漢語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閱讀”等為主要教學任務,教師要把握好這些教學內容與作文起步教學的內在聯系,注重教學要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閱讀等教學為作文起步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進行低年級寫話教學,要充分利用教材,以讀促悟,以讀促說,以說帶寫。
關鍵詞:利用文本;愛說;超越文本;樂寫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寫話的要求是: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解讀課標,我們發現低年級寫話不必過于強調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除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我手寫我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努力超越文本、尋找寫話切入點、找準時機讓學生練筆,是寫話的途徑之一,是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主要手段。
一、充分利用文本,讓孩子愛說
(一)激發口頭表達興趣
小學低段的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的話。低年級兒童語言發展應該從孩子說話開始。因為說話訓練是語言基本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是發展思維的基礎。而小學低年級是語言發展、智力發展的最佳階段,是兒童學習說話的最佳時期。所以從低年級開始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是十分重要的。
1.圖畫引路,想象說話
一方面,用好低年級教材中一幅幅插圖。教材中一幅幅色彩鮮艷、畫面生動的插圖,為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些插圖進行說話訓練。兒童頭腦中豐富具體和光彩奪目的形象同他們貧乏的語言手段之間盡管有差異,但有圖畫為依托,說話便有了載體,以圖畫引路,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說話興趣,提高說話水平。
2.捕捉課文閱讀點,激發學生說話的愿望
課堂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說話能力訓練的主陣地。教師應利用教材中一切適宜于說話訓練的因素,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說話的愿望。情景縮短了兒童與久遠事物的時空距離,增強了形象的真實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說話愿望。而且,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文中的訓練點,創設好的情景,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
3.運用多媒體,創設說話情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運用。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也成了提高說話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教學《回聲》一課,我就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上課剛開始,屏幕上出現了茂盛的大樹,碧綠的草地,清澈的池水,活潑可愛的小青蛙……生動的畫面配上輕松悅耳的音樂,為學生營造出和諧歡快的學習氛圍。接著,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說說畫面大意,使學生對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進而啟發學生:“我們能想到青蛙媽媽是用什么辦法讓小青蛙明白回聲是怎么回事的?”富有興趣的問題進一步激起了學生說話的愿望。
(二)加強讀說結合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在教學《四季》一課時,教師立足文本,讓孩子在讀中理解“尖尖”“圓圓”“彎彎”等形容詞的美妙,并充分利用文本,讓學生仿照文中的句式,說說各個季節其他的景物。低年級的兒童平常也是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的,并且觀察得挺仔細,說起話來形象生動,比喻貼切,想象豐富。有的孩子說:“紅紅桃花,它對柳樹說,我是春天。”“甜甜西瓜,它對小朋友說,我是夏天。”“黃黃落葉,它對螞蟻說,我是秋天。”“雪花飄飄,它對人們說,我是冬天。”……在這個說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學會了正確運用詞語修飾語言,更明白了四季的不同特征,一舉兩得。
然而,“說”僅僅是過渡,“寫”才是歸宿。小學一二年級,作文教學正式起步,這是小學生從口頭語言轉而發展成書面語言的一個關鍵環節。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無論在功能上還是在結構上都存在本質的差別。然而,新課程實驗教材以主題單元的形式來編排課文,教材所選的課文文質兼美,有一定內涵,在寫法上也有一定的特點,所學教材也注意文體的多樣性,其中也不乏名篇名作,能選入教材的更是適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所以,作文的起步教學,一定得依托課文。因此,指導學生寫話時,我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把讀、悟、寫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促學生親近文本,走進文本,內化語言。
二、努力超越文本,讓孩子樂寫
(一)運用教材,教給方法
1.挖掘教材中的語言空間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模仿優秀作品進行寫作不僅可以使人潛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靈氣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更重要的是依樣畫葫蘆中,感受作者的表情達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2.抓住教材中的遷移空間
教學中抓住課文中語言表達有特點的詞、句、段,讓學生反復閱讀,然后通過遷移說、寫,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開發教材中匿藏的空白空間
教材中總是匿藏著許許多多的“空白”,也有許多意猶未盡的缺口。在似乎“無”的空白中,滲透著極豐富的“有”。
(二)用足教材,遣詞造句
1.重點的詞語,發散創句
小學一年級寫字剛起步,這時可以通過組詞成句的訓練,使學生動態生成句子概念,建立句子書寫格式的正確表象。在課堂上,我常常根據課文內容或學生回答問題的話語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寫著詞語、標點的卡片,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尋找相關的詞語或標點,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2.一般的詞語,連詞成句
字、詞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但學習字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具有閱讀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字詞教學中,教師尤其重視學生對優美詞句的積累與運用。首先,讓學生準備一本精美的小筆記本,專門收集優美的詞句。其次,教師要特別重視學生學會運用優美的詞語。我們認真地去讀課文,不難發現許多課文語言優美,詞匯豐富。課堂上教師抓住了這些詞語進行朗讀訓練,如請同學們美美地讀讀這些詞語,然后讓學生討論用這些詞語還可以寫些什么,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自發地說說寫話的題材。
3.經典的詞語,選詞“作文”
低年級學生寫話時會遇到許多障礙,一是識字量不足,遇到不會寫的字就得停下來,識字量越小,停的次數就越多;二是書寫速度太慢,腦子里想了七八句,筆上寫不出一兩句。造句是用詞寫句的方法。這是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練習寫話的有效途徑,但處理不當就會變成無意義的、機械的文字練習。
孩子們現在對寫話越來越感興趣了,寫的話也越有意思、越通順。批閱著孩子們越來越有創意的作品,我心里真有說不出的開心。我想,低年級寫話訓練還有許許多多的途徑有待我們去探索,這里只是一點淺顯的見解。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小學生一進校門就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的對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以“漢語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閱讀”等為主要教學任務,教師要把握好這些教學內容與作文起步教學的內在聯系,注重教學要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閱讀等教學為作文起步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二中樹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