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些學生認為語文很難學,特別是作文,更是寫不好。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需要有學習興趣,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等。學生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這主要是因為沒有一把開啟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關鍵詞:語文;學習;習慣
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起。
一、興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授前要作課前精心設計,巧妙導入,可以用故事、問題、多媒體展示等導入方式,造成懸念,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特點,從適當的角度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設疑,使學生逐步做到敢想、樂說,體驗學習的快樂。
二、現代中學生要養成哪些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可使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從而把主要精力放在預習時未能解決的問題上。預習前,教師要根據教材難易和學生水平,提出明確、具體要求。預習時,學生可以通過朗讀或默讀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內容,體驗作者的感情,領悟寫作的意圖,根據課文中的注釋,查閱工具書和其他參考資料等,來疏通課文中的難字、詞、句。
2.認真書寫的習慣
良好的書寫習慣往往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風格、素質。現在許多單位,特別是外企,接受應聘者時要求簡歷和應聘書必須手寫。有的學生寫字錯字連篇,有的學生寫字不管筆順。學生執筆、坐姿等都要有良好的習慣,書寫工整規范。
3.使用工具書與推敲文字的習慣
學習語文離不開工具書,用得好就事半功倍。使用工具書意味著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本身也就是一個推敲語言文字、培養語文能力的過程。
4.動手多練的習慣。多讀多練是作文成功的必要條件。要提高寫作水平就必須堅持練筆,形成習慣。指導學生觀察、感受、思考生活的方法,寫所見所聞所感,選擇印象最深的來寫,抒發真情實感。
三、正確的學法
首先讓學生通過對課文這一范本的學習,逐步提高學習語文的悟性。即對字詞句章的理解能力,能夠學會,不是死記一些死知識。要掌握兩種方法:
一是技能型。主要是會圈點批注、摘錄重點,會思考等。
二是思維型。主要會邊讀邊思,善于發疑析疑。
其次是要擴大閱讀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認讀能力,增加文化積淀,提高文學修養。
第三是注意積累。閱讀是我們積累的最佳渠道。
第四是讀寫結合。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積累豐厚了,寫起文章來才能下筆如有神。
(作者單位 遼寧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