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對一所農村學校中問題學生的現象分析,引出對二胎男生的調查。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剖析,探尋到問題的根源,主要是家庭在教養過程中的特殊對待以及受青春期自身發展規律作用的結果。為此,在教育實踐中探尋了一些建議:學會傾聽、現身說法;拓寬期望、激勵為先;給孩子留下一些空間與時間,采用“無為”教育,回歸自然。
關鍵詞:農村;二胎男生;問題化;認識;建議
我校是一所農村初中,全鎮人口6.18萬,在校學生1055人,學生來自于本鎮及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春節過后,新的一個學期又開始了,兩個星期之后,我校的初二學生開始接二連三出現離家出走現象,學校對此非常重視,組織教師針對這個現象開展調研,探求原因,以便尋求一些對策,做到防患于未然。通過對出走學生特征初步分析,發現這些學生多是家中的二胎男生。
二胎男生怎么了?他們的成長環境與其他學生有什么不同?他們的想法有什么特別?為什么進入初二第二個學期,他們在學校里不想待下去了,會選擇離家出走這一極端的行為?……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二胎男生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我們從學生分布、自身特征、家庭環境等方面展開調查,從中清理出問題學生中二胎男生的一些共性,尋找二胎男生成為問題學生的原因及發展歷程,以便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和指導各有關方面,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做好預防工作,以達到防患于未然。
一、現狀調查
為弄清問題的實質,我們進行以下四個方面的調查:全鎮初中適齡孩子調查、本校二胎男生及有問題的二胎男生調查、在校問題二胎男生表現調查、問題二胎男生家庭狀況調查。
具體情況匯總如下:
調查一:瀝海鎮初中適齡孩子調查
材料來源:瀝海鎮計劃生育辦公室
接待員:王建炎
調查日期:2012年5月8日
調查二:瀝海鎮中學各年級二胎男生及有問題的二胎男生調查
材料來源:瀝海鎮中學教務處、政教處
調查日期:2012年5月23日
說明:
(1)問題二胎男生的界定:指問題較多、一個月違紀現象超過4次的二胎男生,成績較差,期末考成績位于年級后20%。
(2)占總人數比例=二胎男生人數/年級總人數。
(3)占二胎男生人數比例=問題二胎男生人數/二胎男生數。
調查三:問題二胎男生在校表現調查
材料來源:由各班主任提供,學校政教處匯總
調查日期:2012年5月23日
調查四:問題二胎男生家庭狀況調查
材料來源:由學校政教處組織對本校問題學生進行家庭狀況調查,發放調查表。(調查表見附件材料。)
調查日期:2012年5月23日
對回收到的調查表進行分類整理,根據班主任的提名屬于問題二胎男生的調查表進行匯總,共收到有效調查表36份,經整理結果如下:
家庭結構:四口之家的21戶、五口之家1戶(大女兒已出嫁)、六口之家的14戶(與祖輩同住)。第一胎為女兒的33戶,其中11戶沒有符合政策,年齡間隔短。3戶第一胎為男孩。
家長受教育程度:父親初中學歷的28戶、高中學歷的8戶;母親初中學歷的32戶、高中學歷的4戶。
平時主要監護人:雙親監護的12戶、母親一人監護的18戶、由祖輩監護的6戶。
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很滿意的沒有、還過得去的10戶、不滿意的26戶。
監護人的主要工作:主要是負責日常生活護理,督促孩子的學習。
親子溝通情況:良好的1戶、一般的10戶、溝通困難,基本沒有溝通的25戶。
孩子作業時間:大多數在1.5小時左右。
孩子睡覺時間:大多數在晚上8點到9點。
孩子在家的主要活動:20人主要是在家看電視或碟;8人上網玩游戲或聊天;5人打籃球;3人外出串門。
做家務情況:調查顯示孩子基本不做家務,也不讓他們做家務。
生活自理能力:初三學生生活基本能自理,初一、初二生活自理能力不好,洗澡等都需要大人幫助,衣服都不是自己換洗的,需監護人督促。
孩子交友情況:13人基本沒有在家談起要好的朋友,也不出門到朋友家里或讓朋友來家里;10人有要好的朋友;13人朋友交往密切。
每周零花錢(包括平時在校的就餐費用):17人70~100元;13人110~120元;6人130~150元。
上網及進網吧情況:20人曾經有過但現在已經不去了;5人偶爾去一下;11人星期天一定要去一下。
二胎生育原因:均為一個孩子太冷清,希望能熱鬧一些,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所幫助。
一胎的現狀:22人在讀高一級學校,其中16人讀大學或大專,6人讀職高;10人在單位工作;4人在家待業。
二、農村初中二胎男生問題化成因分析
根據調查獲得的材料分析,在農村初中階段出現一些二胎男生的問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碰到的發展性問題,其之所以來得唐突,表現得猛烈,既與外部環境因素的作用有關,又受孩子自身發展規律所影響,而外部環境因素又可分為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
三、對二胎男生“問題現象”的認識與建議
我們認為二胎男生“問題化”現象的出現,是孩子成長發展過程的一個階段性現象。初二年級二胎男生接二連三地離家出走是問題焦點的集中體現。對于這個群體的學生如何教育?可能不同以往多女孩子的教育,也不同于獨生子女的教育。對于二胎男生中極端行為高頻出現的現象,絕不僅僅是由于他們自己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量的積累最終導致了這些極端行為的產生。因此,對于二胎男生“問題化”現象的引導、轉化,應該首先定位在他的家庭教育方面,健全家庭教育模式,然后通過家庭落實在孩子的身上。為此提出以下建議:(1)學會傾聽,現身說法;(2)合理期望,激勵為先;(3)給孩子留下一些空間與時間,“無為”教育,回歸自然。
隨著我國人口生育高峰的消退,二胎生育政策會有所松動,二胎子女會不斷增多,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這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配合,共同來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讓孩子們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體驗人文精神,培養高尚情操,引導理性分析,養成良好習慣,從而自由積極地成長。
(作者單位 浙江省上虞市瀝海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