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中強調,小學數學的教學應當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理解、相互進行補充的教學活動。談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互動的幾種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互動;策略
一、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自身所具有的嫉妒心理、自卑心理以及逆反心理都會使教師與學生在溝通和交流上具有很大的障礙,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會有很大的心理距離,這就會使數學教師很難真正做到依據學生自身的興趣進行數學教學,同時學生也很難對教師的教學做出配合,那么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課堂也就很難建立,教師應當為學生努力創造出良好的、融洽的、寬松的教學氣氛,教師首先要明確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平等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是互相幫助、互相合作以及互相交流的關系,雙方之間應當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并做到互相理解。所以說,如果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就應當營造出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這樣才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感情融洽、沖突較少、關系協調。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人際情感交流、交往互動、信息溝通以及思維碰撞的過程,學生進行自主活動以及人際合作都需要彼此間的支持,平時應當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應當團結互助,這樣有利于教師建立起平等、民主而又寬容的教學環境和課堂氣氛,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才會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進行大膽的探索與猜想,教師才會引導學生逐漸培養起創新精神。學生與學生以及師生之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才會真正消除小學生自身的嫉妒心理以及逆反心理。
二、創造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著猜想、實驗、觀察以及推斷等創造性的活動,教師要改變以往以講解、示范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進入交流與探索的學習活動中去,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性增強。
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因為一個問題的提出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升也就標志著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為了培育學生學習數學的問題意識,教師應當不斷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質疑、發問,教師在課堂上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示范以及點撥,對學生提問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進行指導。
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結合數學教材的相應內容,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激發起學生的發現欲和好奇心,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問題意識。
三、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小學數學課更多的是活動課,數學教學應當通過活動來展開,以便豐富數學教學的多樣性,調動起學生參與數學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數學教師應當意識到,為學生創設合作與交流的機會是多么重要。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的交流與溝通中來。在小組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所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同時還有學習的樂趣以及學習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是否敢放手,關系到數學教學課堂的成與敗。教師應當敢于放開手,一開始學生可能會手足無措,但是教師應當敢于放開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和猜想,同時還應當將活動的目
的以及目標告訴學生,防止學生在活動中漫無目的,甚至是做無
用功。
四、完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
數學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采用給每個學生計分的方式,每周評選一名學習積極分子,要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還應當對表現差的學生給予鼓勵,不僅僅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作及時的了解,同時還應當對學生的價值觀以及情感、態度做到掌握和了解,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在課堂教學上應當積極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會建立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信任,從而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互動性對于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造性精神,所以說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不斷總結自身的教學經驗,積極探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互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熱初.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互動[J].教學研究,2010(8).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繁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