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僅與他的智力水平有關,而且與他的學習動機密切相關。有了良好的學習動機,他才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提升學習效果。因此,培養和激發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動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學習主體;學習動機;學習興趣
一般來說,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要受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環境因素,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他受周圍的環境和風氣的影響是巨大的,同樣,一個家庭對學生形成什么樣的學習動機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有的學生家長存在“讀書無用”“某某什么學也沒上,掙錢也不少”等的錯誤思想,因而對學生的學習不做任何要求,順其自然,這樣使得學生胸無大志,學習沒動機,更沒勁頭,在學校混日子。相反,如果家長把學習看得很重要,并且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和影響孩子,就會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創造有力的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
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家長和教師應制定相應的策略。
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呢?
一、樹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觀念
教師和家長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尋找提高學生積極性的良好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有所轉變,由“要我學”轉化成“我要學”。“要我學”屬于外在動機,“我要學”屬于內在動機,在這種動機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不是屈從于外部的壓力和要求,而完全是出自于自己內心的需要,受求知欲的驅使,使學生產生“我要學”的思想,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動機,從而主動地去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屬于內部動機。學生只有在對事物產生了興趣時,才能從中看出問題,提出“為什么”,從而在質疑和解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有疑,才能促使大腦進行思維,尋找解開“疑問”的辦法。我們還要創造融洽的學習氣氛,在學校和家庭中都要創造民主討論問題的氣氛,使學生有質疑和發表看法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適當的贊揚一下學生
在學習上多看學生的優點,多表揚少批評;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教育學生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努
力,才能把知識真正學到手。
總之,良好的學習動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靠家
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培養,我們都有責任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積極、主動、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建軍.語文自主學習帶給我們的啟示[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12).
(作者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區五堯鄉總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