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策略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教學策略是教師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得以體現的最直接方式,它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和關鍵性影響。就三個方面簡單談了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效果;教學理念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初中教育中的體育教學地位不高,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那么,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學就成為初中體育教學的首要問題。
一、實時掌握學生情況,動態調整教學方案
初中階段是人生跨度最大的階段,告別了少年,經歷了青春期,步入了青年。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心智會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因此,教師要實時掌握學生情況,把握學生心理變化規律和身體發育情況,動態調整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活動的靈活性和有效性。首先,教師要考慮學生運動的起點和進步的幅度,不能使運動負荷超過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證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規律相適應;其次,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安排教學計劃。
二、完善體育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需要
實現教學內容的自身整合,意在改變傳統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變化方式與拓展方式,完成對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創新。作為體育教師,應善于在尊重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簡化,從而實現教材內容的完美整合。例如,在教學跑步運動時,可以改變傳統的單純性跑步活動,將其變成具有多樣性和目的性的游戲活動,將短跑運動融入各種奔跑游戲中,將彎道跑融入十字接力活動中,將長跑融入定向運動中。通過體育運動與游戲活動的有機整合,不但優化了課堂教學氛圍,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加強問題方面的引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上課時,我們可以抽出一兩分鐘的時間,以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對教材內容積極展開思考和探究。比如,在練習立定跳遠時,為了能讓學生快速掌握跳遠技巧,可以問學生:青蛙、袋鼠、小兔子跳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大家可以學一下它們跳躍的樣子,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比較一下它們誰跳的最遠?原因是什么?手臂向前上方擺動是否有助于向前跳呢?
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調整教學策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同時還需要我們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隨時總結教學經驗,探究更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朱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鄧國良.新課程視域下的體育有效教學[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6).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晨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