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各種成因的差別,講究方式方法,正確“駕馭”好“后進生”,使之始終感覺有“曙光”,讓其受到感召,從而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后進生;激勵;愛心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全體的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因此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使“后進生”振作精神、奮發向上,改掉自己身上的壞毛病,使之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有用人才,是擺在我們每位教師面前的全新課題。其實“后進生”我們可以把他們看成是祖國百花園中“生病”的小苗苗,更需要我們的“照料”。在教育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各種成因的差別,講究方式方法,正確“駕馭”好“后進生”,使之始終感覺有“曙光”,讓其受到感召,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我對待后進生的轉化主要采用了如下幾點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的信心,注重激勵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興趣,才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產生一種內在學習動力。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堅持從誘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使之能長久下去。在這一點上,我能耐心地指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要學。當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后,對他們以后繼續的學習會終身受益。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注意從多方面去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循序漸進,日積月累。數學學習就像一根完整的鏈條,任何一個地方脫節都將成為后繼學習的障礙,尤其對于后進生,如果不及時消化、吸收和鞏固,那將隨著知識點的增多,存在的問題也增多,導致惡性循環。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知識梳理能力的培養。一堂課結束了會讓學生自我小結,談談收獲是什么,還有哪些遺留問題;通過周練檢驗一周的學習情況,及時交流心得體會;借助于單元檢測更好地了解一下學生還存在哪些問題,便于及時理清,對于部分后進生需采取補差措施,不讓他們養成“欠賬”的壞習慣,力爭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2.在設計活動單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把數學知識融于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在情緒上引起共鳴,發現數學奧秘。并在設計中,注意難易程度的分層,顧及后進生對新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并督促他們認真完成檢測反饋。對檢測反饋做得較好或檢測反饋有所進步的后進生,能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找到能學好數學的自信。在平時我能注意克服急躁的情緒,不急于求成。對待后進生,是低標準嚴要求,“跳一跳,摘得到”,作業的難易與數量適中,讓那些后進生怕做與不做的怪念頭消失在萌芽狀態,從而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3.我們知道大部分后進生的學習都是被動且依賴性很強的。在對新知識學習過程中,不能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探究和交流。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是死記硬背,不去靈活掌握,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或者扔在一邊不管;教師在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分析問題,解答問題。不要給他們現成答案,否則會讓他們養成怕思考的壞毛病,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的錯誤,逐步培養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二、愛心傳遞,結對幫扶
合作學習是后進生轉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據班內學生情況進行分組,分散學困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并確定“兵教兵”結對幫扶人員名單。每一名學困生搭配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對每一課中所要掌握的知識點、練習、作業都由優秀生幫助并落實。利用每周的課外活動,指導后進生學習。
三、寬容,讓心與心相逢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為人師者不易啊,我們師生之間就應該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傷害;多一些獎勵,少一些刺痛;多一些關愛,少一些憎恨;多一些交流,少一些猜忌。我們教師用愛的心態去對待那些后進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愛的心態去等待后進生的每一次進步,用愛的目光去關注后進生的每一個閃光點,用愛的心情去贊許后進生的每一份成功時,我們就贏得了那些后進生的心,就獲得了教育的主動權。愛的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那些后進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可愛。
大家都知道,今后的數學教學工作中,轉化后進生的工作非常重要,對后進生我們只要關心、愛護他們,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參考文獻:
周輝兵.綜合課的整合創新教學.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皋市東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