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中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作文教學;個性;賞識
一、以“賞”鼓勵學生的寫作欲望
學生在初次習作時,他們都有一種表現自己個性的沖動,當他們把自己冥思苦想的“成果”呈給老師的時候,他們的心中會感到多么愉悅,會懷有多么美好的憧憬,這時候作為一個教師,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賞他們的作品,給予學生真誠的賞識,哪怕是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或簡短的一句“棒極了”,就會使他們感到“寫東西是件有趣的事”,使他們對寫作文充滿信心,并能強化其寫作的沖動。而且,正是通過教師這一次次不失時機的賞識,激發了學生寫作的欲望,使他們真正體驗到了寫作的快樂。
二、以“說”激勵學生的自主性
和諧的師生關系,輕松的寫作氛圍,高漲的學習熱情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心情。教師每一句親切的話語,友善的目光,都為他們的“表現”提供著良好的條件。因此,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處處為學生營造寬松的表達氛圍,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想象到的情景,聽到的人或事給大家完整地敘述下來。當學生一時語塞或詞不達意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點撥,不要急于“鳴金收兵”,同時要對其敢于大膽發言給予肯定與表揚,這樣在課堂上通過你說我聽,你聽我說,大家的語言詞匯得到相互補充,相互之間得到相互啟發,就能促進學生思維和敏銳性,而思維的敏捷性反過來又能促進學生表達的自主性和流暢。
三、以“讀”展示學生的個性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其中道出一個深刻的道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文章源于豐富的語言積累,對于學生每一次的習作也一樣,教師要鼓勵學生“一邊動手寫,一邊用嘴哼,好聽不好聽,耳朵當先生。”使他們在讀中發現不足,及時修改。再者,通過情感朗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有助于自我個性的充分展示。在學生自讀自改后,可把自己的習作再與同學之間去互品、互讀、互改。這樣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展示學生個性發展的過程。
四、以“動”培養學生的獨特性
兒童一般是靠形象、聲音和觸覺一起思考的。游戲則是最能展示學生個性的活動。因此,在作文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游戲或趣味活動。這樣,通過學生的感情體驗,就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習作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看、多聽、多讀、多記。這樣不但可為習作積累大量的素材,而且還能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同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開闊視野,培養能力,發展他們的智力。這樣,通過學生自主性、探究性的習作練習。也只有讓學生從沉悶的習作中活躍起來,才能使他們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展示出他們獨特的個性與創造性。
(作者單位 青海省湟中縣共和鎮山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