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地理的工具。因此,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能力是學好地理的關鍵。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在地理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讀圖興趣,夯實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創造良好的讀圖環境,并加強填圖繪圖的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生;讀圖能力;培養方法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是地理知識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工具之一。因此,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能力是學好地理的關鍵,這也是他們具有良好的地理素養的具體體現。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研究,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讀圖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興趣呢?我主要是從實際生活入手,并結合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和愛動手操作的特點來培養學生的讀圖興趣,在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聯系實際生活
現在的地理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突出反映了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見的地理現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根據課本內容,恰當地插入合適的地圖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東莞地理》時,就展示有關東莞的一些圖片,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歷史、關注家鄉的發展以及家鄉的環境污染。總之,我盡量結合實際生活,并力求把熱點新聞圖片引入課堂,學生對此非常喜歡。同時,這也體現了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2.采用游戲拼圖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就圖講圖,課堂勢必枯燥無味。大家知道,大部分初中學生愛玩游戲,我抓住他們的這個特點,在教學中也采用游戲法來學習地圖。如,學習《遼闊的疆域》一節的時候,我就進行了分組拼圖(中國行政區457f2b6161439f16a3a4fbd42618d440劃圖)比賽,先賽出組冠軍,然后賽出個人冠軍。學生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個個熱情高漲。通過游戲法,他們很快記住了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形狀和地理位置,教學效果很好。
3.自制地圖模型
為了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鼓勵、指導學生自制地理模型是一種很有效的途徑。比如,通過制作地球儀,學生對經緯線的概念、規律等有了明確的理解;通過制作等高線模型,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地判讀等高線圖;通過制作日本、美國等國家的輪廓圖,他們對這些國家的形狀、位置和地形特征都記憶深刻。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黃炎培說:“要動手的讀書,讀書的動手,把讀書和做工兩者聯系起來”,只有手腦聯合才能產生智慧。
二、夯實地理基礎知識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要有較強的讀圖能力,僅僅憑讀圖興趣還不夠,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基礎知識是讀圖的基本條件。比如,經緯線的特點和規律,地圖的三大要素,常用圖例的表示意義,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表示方法,氣候的基本要素,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主要特點,常見國家的輪廓形狀及其主要山脈、河流、城市等,熟記中國、世界行政區劃圖和我國及世界主要的山脈、高原、盆地、平原的分布等。這些基礎知識的積累,對于學生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鋪墊作用。學生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并建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才能準確地判斷地圖、分析地圖,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
三、重視讀圖方法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讀圖能力,我們在地理教學中就必須重視對學生讀圖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我告訴學生按照四個步驟去讀圖:第一步,先看圖表的標題。圖表的標題,往往揭示了地理事物的類別、范圍。如,是氣候圖還是地形圖,是交通圖還是人口分布圖等等,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是我國北方的還是南方的等等。第二步,看圖例和注記。每一個符號、每一條線條、每一個數字,都有其具體的地理意義,我們只有根據圖例和注記才能準確分析圖表,得出正確的結論。第三步,觀察圖表特征,尋找標志性數據或者知識點。比如,圖表中重要的地理符號,如山脈、河流、海峽、運河、地勢、地形、城市、等溫線、等高線等等。有些圖表還附有文字說明,讀圖時也要特別注意它們所隱藏的地理信息。第四步,全面綜合分析,組織有效答案。也就是結合所提出的問題,運用圖表信息和所掌握的地理知識構建新的地圖輪廓,得出正確的結論。當然,地圖種類多種多樣,如地形圖、交通圖、景觀圖、統計圖、折線圖等等,不同的地圖有不同的特點,我們還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去分析圖形。
四、創造良好的讀圖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保障。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同樣離不開良好的讀圖環境。為此,學校要想方設法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讀圖氛圍和環境。大家知道,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主陣地,因此,每一節地理課我們都應該圖文并茂,做到無圖不成地理課,盡量把知識點落實到圖上。此外,在教室里可以懸掛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世界政區圖和世界地形圖。在走廊墻壁,也可以用這些地圖來裝飾。在地理園,當然更不可缺少地圖。總之,讓學生在學校里隨時隨地可以接觸到地圖,從而聯想到世界某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學生就會漸漸喜歡看圖、析圖、畫圖,其讀圖能力自然就會大大提高。
五、加強填圖繪圖練習
在地圖學習中,填圖和繪圖是讀圖的再創造和提高。在填圖和繪圖過程中,學生會對地圖進行再現、分析、構建。如,學習《遼闊的疆域》時,我要求學生在空白的中國行政區劃圖上填出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通過填圖,在學生的大腦里會再現我國每個省區的名稱、位置,甚至形狀等等。通過填圖、繪圖練習,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讀圖能力培養方法的研究與實踐,幫助他們養成看圖、用圖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讀圖能力,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素養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玉梅.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成功:教育,2011(07).
[2]郭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提高學習地理興趣.科學之友,2010(02).
[3]韋毅.高中地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學周刊,2012(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