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肺與大腸相表里
高級中醫保健師、營養師李曉英說,多年前,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見到一位患者家屬,這位家屬說,其父親由于年紀大,肺內感染總也治不利索,每年冬天都會非常痛苦。她聽完立刻詢問患者的大便情況。家屬說,病人便秘很嚴重,平均四五天排便1次。她就建議,一定要抓緊時間,用各種可行的方法解決老人的便秘問題,否則患者的肺內感染不會在短時間內見到治療效果。患者家屬回去之后照做。兩個月后,患者親自打來電話告訴她,大便暢通以后,肺內感染已明顯好轉。
李曉英說,臨床上一直有一種現象很有意思——肺內有感染、愛咳嗽的老年人,大便干燥的可能性很大;而一旦大便通暢了,肺內感染好轉的幾率便增大。中醫理論可以解釋這一現象:肺與大腸相表里。腸道的疾病可以影響肺部的功能;而肺臟的功能也會間接影響大腸傳導功能的發揮。所以,對于冬季愛咳嗽的老年人來說,千方百計保持大便的通暢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曉英建議,為了保持大便通暢,老年人除了科學用藥外,還可以按摩腹部,或者多吃些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等。每天排便的時間最好在早上5~7點,因為此時排便降濁,對于維護肺氣的宣發很有益處。
拍打食療 缺一不可
防治咳嗽,除了合理用藥外,還需要人們從生活細節做起。為此,人們需要重視拍打和食療兩種養生方法。李曉英建議,人們伸開手臂,橈骨一端的內側有手太陰肺經,外側則有手陽明大腸經,這兩條經脈對于防治咳嗽都很重要。所以,人們每天輕輕拍打它們是很好的養生方法,尤其是在晨起的時候或在排便的時候拍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食療,李曉英認為以下幾種方法相對容易操作一些,而且效果很好。首先是多吃白蘿卜、藕、百合和山藥,這些白色的食物在中醫看來能入肺臟,對防治咳嗽有好處。其次,人們可以將百合5~10克和白梨1個放在一起熬水喝,能潤肺止咳,如果痰多,可在其中加入川貝3~5克,銀耳10克。另外,在白梨中加入川貝粉,然后上鍋蒸著吃,也是效果明顯的止咳良方。
李曉英建議,對于北方人來說,荸薺是不太受重視的食物。其實,將荸薺煮著吃,具有潤肺、化痰、通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