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逐步發展,高校校報副刊出現了一些作品不大氣、作品同質化的現象比較嚴重、與其他版面相比競爭力下降、后備力量不足等困境,所以我們應該緊扣網絡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強化主題,結合自身特色,以個性吸引讀者;提升學生的素質,辦出有活力的高校校報副刊,幫助高校校報副刊走出困境。
【關鍵詞】信息時代 高校校報 副刊編輯
校報是打造校園文化的重要陣地,主要由重要新聞版面、學生新聞版面、綜合新聞版面和文藝副刊版面四個部分組成。高校校報副刊,有一個固定的版面,主要刊登一些大學生寫的散文、詩歌類的文學作品,或者是一些文藝理論文章,它能激發大學生的創作熱情,給他們一個健康的平臺,引導他們走向文學之路。但是,隨著我國信息時代的發展,高校校報的副刊也出現了很大的困境,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度的下降,所以,高校校報副刊編輯要盡快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一、高校校報副刊所面臨的困境
1、作品缺乏創新
因為高校校報接觸的都是大學生,他們的年齡、經歷以及閱歷都相差不大,所以他們的寫作題材、筆法也都大致相同。目前在高校校報副刊中,最常見的體裁就是散文和詩歌;題材大都是親情、友情以及愛情;他們的筆法相對都還比較稚嫩,要么用輕柔的筆法,反復使用婉轉抒情的情感;要么就故意裝深沉秀老到,表達自己內心的苦悶及憂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基本的生活模式是相同的,每一年都在不斷地重復著,例如:9月份,新生開學,就寫離開難忘的家鄉,懷念家人懷念朋友;10月份,表達新生軍訓感想,以及對大學的迷茫;11月到12月份,闡述新的環境下不同季節帶給學生的不同感觸及靈感,以及圣誕節和元旦給學生帶來的正面及負面的影響;1月份,即將面臨考試,各種考前籌備。進入考試階段之后,稿件就會隨之減少。過完春節學生還是遵循著節日及活動的規律來投稿,所以總會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也很難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
2、網絡的發展,校報副刊的吸引力下降
隨著網絡的逐步發展,校園文化環境的變化,學生表達自己的途徑也越來越多,更多的是使用網絡進行文學創作,來抒發自己的心情。和校報副刊對比,網絡形式相對更自由、更快捷一些,在這個強調個性、追求自由的時代,學生會選擇運用網絡的形式,放棄高校校報副刊。高校校報副刊的文學愛好者越來越少,就造成校報副刊的后備人才嚴重不足,沒有好的創作人才,就不會出現好的文學作品,因此讀者也就更少了。
二、高校校報副刊尋找出路的措施
高校校報是凸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散發文學氣息的副刊也是一塊不可缺少的陣地,所以我們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為高校校報副刊尋找出路。
1、緊扣網絡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網絡在高校校園的普及,對校報副刊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為了校報副刊的不斷發展,一方面,校報副刊編輯可以順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借助網絡平臺,擴大校報副刊的空間及影響,推出電子版和網絡版,利用網絡的優勢來彌補校報副刊在發行范圍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開設校報副刊的博客或者微博,讓學生們可以在網上投稿,然后由學生共同評閱,讓學生能及時在網絡上獲取信息,并進行互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眼球,以推進高校校報副刊更好的發展。閱讀文學可以增加讀者的人生閱歷,提高他們的修養。高校校報副刊的文學創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對人生的領悟能力。校園文學是一種能滿足學生情感需要的載體,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高校校報副刊的優勢,引領學生利用閱讀文學作品,創作文學作品,并且在此過程中陶冶情操、升華情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2、培養優秀的創作人才,辦出有思想有活力的副刊
一份好的刊物和其優秀的創作人才往往是分不開的,高校校報副刊也同樣是這樣,需要用優秀的作者群來改善校報副刊的品味。高校具有很多思想豐富的高智商人群,又是新思想、新觀念的傳播地,所以我們要善于發現并培養那些有寫作能力以及有組織能力的學生,要用海納百川的心胸去接納各種風格、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給那些充滿個性的另類風格的學生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也可以經常性地舉辦一些活動,讓那些校園文學愛好者做策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還能加強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同時增加他們之間的交流。對于學生投的稿件,我們也要及時作出交流及修改。高校校報是學校輿論宣傳的主要載體,它肩負著辦報育人的歷史使命,校報副刊的思想性主要體現在大學生應有的批判精神和理性精神。校報副刊的編輯要從是否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怎樣幫助學生整理思想上的難點及疑點出發,把眼光投向社會,找尋社會話題中的熱點及焦點,不能讓學生總是過于自我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也要相應地選取一些有社會感的題材;校報副刊要想有活力,主要就在于它的包容精神,一方面,校報副刊編輯不能一味地由著自己的喜好來挑選稿件,從題材到體裁都要兼容并蓄,對于稿件的編排和版面設計要有創新,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一個大的蛻變,讓校報副刊活起來。另一方面,因為年齡和閱歷的差異,學生所表達的文學思想及情感肯定會與成年人不同,所以校報副刊編輯不要用個人的觀點去束縛學生的思想,要注意保護他們不被世俗所影響的情感,深入了解學生們的審美和閱讀需求,讓校報副刊的內容能夠成為和學生的智慧及情感交流的平臺。
3、注重校報副刊的版面設計及內容安排
校報副刊的整體設計會影響讀者閱讀時的情緒,要設計最符合學生閱讀心理的版面,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副刊的內容,一定要注意其標題的設計和它的排版形式,一個好的標題會決定讀者讀下去的欲望,所以我們所設計的標題一定要新穎、醒目。我們也可以采用攝影、書法以及漫畫等類型的作品,不要僅僅局限于文章的形式,多一些活潑的元素來吸引學生的眼球。
校園文化的多樣化是由年輕的學生創造的,他們是參與者,同時還是主動的創造者。校報副刊編輯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來適應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激發學生用熱情去營造活潑的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①李木、楊笑卉,《高校校報利用副刊增強輿論引導能力方法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②王平心、車紅梅,《論新形勢下高校校報的地位及其作用》[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③王建,《關于辦好高校校報副刊的幾點思考》[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
④羅獲發,《新形勢下高校校報工作的挑戰與對策》[J].《嘉興學院學報》,2009(8)
⑤林惠仙,《高校校報潛在問題及其發展淺析》[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9(3)
(作者單位:青島農業大學宣傳部)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