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監聽行為被不斷揭露以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龐大而富有爭議的監察體系漸漸呈現在世人面前。細探其中,在這大幕之下,人們發現了另一個隱秘而低調的身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及其下屬機構一直作為NSA不可或缺的盟友在暗中支持。
作為棱鏡項目的組成部分,正是FBI從至少9家美國技術公司采集到了數據化信息,也正是FBI通過向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庭提出申請后,從美國三大電信商之一的威瑞森通訊手上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通話信息,并將其提交給NSA。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披露,早在2006至2009年間,曾有監控直升機在華盛頓特區凡尼斯大道上空,拍攝當時在建的中國駐美使館的高清照片。這架直升機隸屬于FBI,主要探測新使館內通訊中心的位置所在。據悉,當時中國的建筑團隊為避免遭監測,在工程建筑周圍用帆布進行了遮擋。
FBI還監控著建筑工程隊的一舉一動,并試圖接近入住新建使館北面康涅狄格大道一所酒店中的工人們,試圖發展一兩個作為其線人。據一位中國外交官透露,當時中國方面已經察覺到了FBI正在秘密監測使館建筑的材質和設備,并可能試圖在這些建筑材料中安裝監聽器材。
事實上,FBI從事監視、監聽、破譯、搜集外交事務信息的歷史遠早于NSA,上述監視中國大使館的行為只也是其職責范圍中的一例。FBI不僅從事秘密竊取在美國境內的外國政府及軍事機構、商業電腦、通訊設施、加密系統等包涵的信息,同時和NSA緊密合作,攔截一切在美國國土范圍內的外交團體和國際組織的通訊內容。由于某些外交信息的高度敏感性,使得FBI在處理這些內容的保密程度上甚至高于NSA。
FBI,前身是美國政府下屬的調查局(BOI),從1910年起就通過監控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墨政府同革命團體往來于美國的外交信息,干起了監聽外交情報的活兒。
盡管美國在1952年成立了NSA來統領美國政府信息情報的搜集和處理,但FBI并未因此停止在竊密領域的獨立工作,其職責尤其針對在美國本土的外交信息的獲取。
如今,被FBI納入到監控的外國政府機構的數量正在與日俱增。超過600個國外使領館、外交使團或代表處,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FBI反情報部門人員的監視。在所有這些受監視的國家中,有些會受到FBI的“特別關照”,比如俄羅斯、中國等國。
對于外交信息的秘密獲取,FBI主要通過技術手段。例如,通過和NSA以及美國三大通信公司(AT&T、Verizon以及Sprint)的合作,FBI事實上可以獲取美國境內各使領館的電話、手機信息,有時甚至會攔截一些外交官的家庭電話或電郵。其在華盛頓與紐約的辦事機構設有專門竊聽中心,每天24小時不間斷搜集處理重要監聽目標出入美國的電話、電郵、即時短信以及手機網絡。據美國司法部一名前雇員稱,過去這些年,FBI所攔截的高度機密性信息,幫助美國政府鎖定了大量為別國政府在美竊取政治、商業機密的間諜。
自1978年以來,在美各國使館和母國間加密或不加密的電子通訊信息都會定期被NSA攔截,攔截后NSA則會將這些信息(包括電話信息與電郵信息)備份交給FBI駐北弗吉尼亞州的數據攔截技術組(DITU),以及華盛頓和紐約的電子監聽中心。
FBI在監聽、監視過程中會運用包括卡車、飛機、直升機等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大多裝備了手機、電話或電子通信的攔截設備。
如果這些手段不夠用,FBI還會潛入這些外交機構的駐所,將獲取的電腦、電子通訊網絡以及信息安全系統信息提供給NSA。
FBI的這項秘密技術被稱為“暗度陳倉”項目,冷戰時期美國就以此來搜集蘇聯和其東歐盟友的信息情報。這項任務具有極高的保密級別,因為通過外交盟友或敵人的使館竊取信息具有很高的外交敏感性。上世紀60年代,FBI特工曾通過一輛搜集垃圾的卡車在半夜潛入捷克大使館,并成功偷取了一臺使館的密碼機,供NSA的密碼破譯專家研究。
如今,FBI還在故伎重演。尤其是訓練特工不定期地潛入外國使領館中。一位前FBI雇員透露,這些特工在紐約的基地位于皇后區長島的一處隱秘倉房內。這些地點往往都很大,使得特工小組甚至可以在那兒建造目標使館的模型。
為完成潛入任務,FBI擁有一個巨大的圖書館來館藏各種外交建筑的草圖、平面圖、建筑許可證,以及其他各種與在美使領館建筑相關的文件、證件等。大部分證件是FBI通過和國務院負責外國駐美機構的安全事務官員套近乎獲得的。
在很多要案中,FBI獲取的情報,使得NSA的密碼破譯員能夠成功潛入外國駐美機構的加密系統。但FBI也不僅僅是NSA的跑腿工,它也有自己的情報處理體系。
FBI處理信息情報活動的核心部門是一個叫作數據攔截技術組(DITU)的組織。DITU負責日常攔截恐怖分子和美國國內外國情報人員的電話和電郵。一位美國司法部高級官員稱,DITU同美國三大電信公司有著緊密的合作,以確保其在國內攔截各種電信渠道的能力。
在斯諾登交給媒體的NSA棱鏡項目中,DITU組織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它負責處理項目中情報信息的聚集和輸送。首先它要了解NSA希望從美國通訊公司掌握的具體信息,獲得信息后,再傳輸給NSA用于情報分析。
在《華盛頓郵報》和《衛報》披露棱鏡項目后,很多通訊公司執行官聲稱從未聞悉NSA的這一項目。事實上,可能的確如此,因為這些公司只是同DITU或者其他FBI官員接觸,而其合作對象被一律認作美國司法部。
作為FBI自身獨特的機構,在棱鏡項目之前,DITU還為企業定制過一些攔截信息的監測技術。在社會化媒體早期,諸如鄰客音(LinkedIn)和臉書(Facebook)剛起步時,DITU就幫助他們成功在各種相關關系網中,捕獲特定目標個體的信息,諸如使用者在他人頁面上的評論、分享的照片、他人資料中涉及使用者的個人信息等。
而如今,由于DITU與NSA的緊密合作被不斷曝光,它也成為FBI被追究責任的重要把柄之一。9月剛下臺的FBI前任局長羅伯特·米勒只在議會接受了兩次有關監聽項目的聽證,而這還是在斯諾登公布大量NSA材料前。11月14日,新任FBI局長詹姆斯·科密出席議會聽證時,甚至沒有被詢問到有關參與NSA監聽項目的情況。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也很少在公共場合提及這些監聽項目,而他的副手則多次證實項目的存在。
這位原政府執法官員稱,FBI應該提交證詞表明它是如何同NSA進行合作的。對此,在向外交情報監控法庭提交的報告中,這名官員提到NSA完全沒有遵守司法部和FBI審核及擔保的法定程序,“他們沒有履行法定的職責,這是不可饒恕的,他們的行為讓我感到厭惡。政府的職責是依法執政。”
